以下为《《我是草原小牧民》1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使学生有感情地唱好《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2、 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并对其产生兴趣。
3、 通过歌唱和表演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对祖国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民族团结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 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 扩充了的一 段 体 结 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喜欢活泼,动感的音乐。这首草原风格的歌曲很具舞蹈性的动感,在教学中,我想着重在本课绕过学生自己感受草原的风光和特色, 培养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也可以叫是马背上的民族,然后播放歌曲
《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听完歌曲后,你能说出歌曲的情绪吗?
(生回答)
下面我们就带着欢快自豪的情绪跟着老师一起把歌词朗诵一边
2、再次聆听时,要求学生打歌曲2拍子的节奏,并用声势动作表现。
3、教师范唱。
4、进入音乐知识小屋。
(讲解前倚音和八分休止。)
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多听多感悟,使乐曲萦绕耳边,不自觉间跟着乐曲哼唱。
二、 体会(新歌学习)
欣赏歌曲翻唱,学生体会歌曲风格,带动学生模仿蒙族舞动作用身体表示歌曲韵律,随音乐视频学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找难点,突破难点。
师:这首歌曲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哪位同学对这首歌曲还有不会的地方请你提一提,同学和老师帮你共同解决。(生答)
师:生活在这里的小朋友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自豪,所以他们才会骄傲的对我们说:“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 拓展(敲一敲,筷子进入课堂)
(播放筷子舞视频)教师传授学生学习具有蒙古族特点的舞蹈“筷子舞”。 演一演,小组讨论为歌曲编动作。
四、草原之夜——晚会
师:刚才的你们真棒啊,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舞动起来,一起结束我们的草原之旅,好吗?
(生起立,围成大圆圈,伴随音乐舞动)
五.小结
师:不知不觉,我们的草原之旅就要结束了,今天大家开心吗?让我们骑着马儿回家吧!
(播放音乐,生律动出教室)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我是草原小牧民》1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我是草原小牧民》1教学设计由用户“1983晚岛”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