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 认识图形(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图形,感受这些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应用意识。
5.初步认识几何图形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重点难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概念。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指导】
1.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基础。本单元教学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2.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形状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它既不是对上学期知识的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如,长方形和正方形角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面、棱和顶点的特征不要求掌握。
3.收集大量的学习素材。教学前,师生共同收集学习过程中所需材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前感知这些图形及其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3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2.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情景导入】
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来
认一认、指一指。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2.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些图形。
【新课讲授】
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1)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各组合作操作。
小组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物体上找到了这些图形?
生1:我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生2: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3:从圆柱上找到了圆。
生4: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小结: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2)描一描,画一画。
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活体验。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在教学中以不同形式再现时,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冲动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拼摆各种图形,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2.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时,教师采用先用眼观察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想办法证明自己说的没错。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
这节课动手操作很多,稍不注意就容易上成手工课或拼摆各种有趣图案的活动课,使教学重点偏离教材编排的初衷。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由用户“biaobiaola”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