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必修下第六单元第14课教学设计(整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第14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根据已掌握的文言知识的规律,让学生查找和落实《促织》的文言现象,解决语言障碍。品味语言,赏析小说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创作背景及其影射的现实;了解《促织》借古讽今的特点,具体把握小说的情节,并能复述出来,通过编写小标题的方式理清情节。分析《变形记》人物形象、性格特征,鉴赏细腻生动、真实感人的人物心理描写。对比阅读,探寻作者创作目的和教材编写者意图。
3.审美鉴赏与创造:比较解读两篇小说的意蕴美,领略小说多变的叙事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通过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理解《促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领会《变形记》寓真实于荒诞的象征手法。从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角度解读人物形象。
4.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了解蒲某某与《聊斋志异》。理解《促织》刺贪刺虐的主题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欣赏《变形记》极度夸张甚至荒诞的表现手法,理解荒诞情节和真实细节的统一,体会主人公变形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理清《促织》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欣赏《变形记》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从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角度解读人物形象;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困惑,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促织》悲剧的根源和《变形记》主题的丰富性,理解小说荒诞情节和真实细节的统一。比较阅读,探究主题及表现手法的异同。
第一课时
导入
师:同学们,接下来的三节语文课我们将共同完成必修下第六单元第14课两篇小说的学习,一篇是清代蒲某某的《促织》,一篇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教材编写者将这两篇小说编进一课,最明显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两篇小说都涉及了一个主要内容——变形。(落板书:变形)
我们这节课把侧重点放在《促织》这篇小说,小说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主人公成名的儿子变成了促织,不仅帮助家庭摆脱灾难,还帮助家庭走上了巅峰。
在具体进入文本之前,我们先解决一些基本的字词问题。老师先说一下要求,同学们提前做了预习,对小说的内容应该有了一个大致的掌握,应该也完成了导学案中的基础知识的内容。我们只需要解决共性的问题和影响文章内容理解的字句,不需要弄清楚每一个字的含义。
好了,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先在小组内部解决字句问题。不需要逐字逐句翻译,只交流有问题的地方。还有疑问的老师再进行解释。
梳理基础字词
上课初先解决字词翻译的问题,同学们结合导学案先研究不会的内容。
教师答疑解释共性问题,稍作拓展。
三、梳理情节,分析文章内容
师:让我们先来思考第一个问题,这篇小说为何以“促织”为名?
生:促织是文章的线索,促织才是文章的主人公,成名父子的命运都与促织有关。
师:《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小说在情节上一般可以划分成哪四个部分?
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师:个别小说在开端前还有序幕,在最后还有尾声,《促织》这篇小说也是如此。开头有一个小小的背景,在本文之后又加上“异史氏曰”的一段作者评论。《聊斋志异》在小说后面常有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作出的评价,是作品的附带部分。
师:同学们,《促织》全文可以概括为哪几个部分?让我们以促织为核心词简单概括一下。
生:“征 促织,觅 促织,卜 促织,得 促织,亡 促织,化 促织,斗 促织,献 促织,评 促织”(遗漏的教师补充,并进行板书,总结归纳为6个部分,序幕为第1自然段,开端为第2自然段,发展为第3、4自然段,高潮为第5、6、7自然段,结局为第8自然段,评论为第9自然段)
师:接下来请几位同学按照这个情节发展脉络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多找几位学生,每位学生复述一部分情节。
(教师引导补充)(教材中的选文有两处文字因版本问题需要注意,第6自然段从“夫妻心稍慰”到“亦不敢复究儿”这几句有另外一个版本,“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课文的这部分不如另外一个版本的,前后不能照应,且文章讽刺意味大减。)
(宣德年间,宫中崇尚斗促织的游戏,每年都向民间征收促织。陕西本来不产促织,XX县令想要讨好上级,献上了一只勇猛善斗的促织,于是朝廷责令XX县一直供应促织。县里有个迂讷的书生,名叫成名,被里胥上报为里正。适逢朝廷又一次征收促织,成名不敢向百姓摊派,又没什么可以赔偿的,忧闷欲死。搜求不到促织,到了期限又被痛打。正巧村中来了一个驼背巫,成名妻子求得一幅图画,成名凭借此图寻得一只上品促织,极其爱护。成名的儿子好奇,不小心打死了促织,惧而投井。幸而不死,但是陷入痴傻昏睡之中。这时成名忽然听到门外有促织鸣,又幸运地得到了一只上品小促织。村中养了一只上品促织蟹壳青的少年来与成名斗促织,成名的小促织完胜,且令大公鸡对它也无可奈何。成名将这只小促织献给县令,县令献给抚军,抚军献给皇上,皇上大喜,大加封赏,成名也因此获得封赏,且进入县学。一年多之后,成名子精神恢复过来,自言身化促织。几年之后,成名家的富贵程度甚至超过了世家大族。)
师:同学们,我们会发现,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时而为成名喜悦,时而担心成名的命运,我们好似做了一趟过山车,这篇小说情节最大的特点就是波澜起伏,蒲某某特点善于吊读者胃口,一个转折连着一个转折。
师:在这篇小说中的所有转折中,有两处最特殊,不符合常理,你能找到吗?
生:驼背巫;成名子魂化促织。
师:巫师的出现改变了小说的基调,写实的笔法中掺杂了幻想性元素,小说开始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不可思议的内容逐渐浮现。驼背巫代祝与成名儿子魂化促织两部分充满了传祺色彩,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现实中的不可能才使得成名苦尽甘来,受到封赏。“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的情节,带有某种神秘色彩,作者虚构这些虚幻情节,不仅仅是为了引人入胜,也不是为离奇而离奇,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的情节,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朽,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与《窦某某》的三桩誓愿写法有些类似)
四、探究提升
师:同学们,读到最后,我们发现成名受到了封赏,儿子也苏醒了,很显然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你会为这个美满的结局感到开心吗?你觉得这个故事是一个悲剧还是喜剧呢?
生:喜剧。(答喜剧的同学,教师扩展一些以大团圆或美好的情节为结局的悲剧,比如XX伯与祝英台或窦娥的故事。)
师:荒诞的情节出现三次,开头是从上到下的“征”,现在是从下到上的“献”,然后再出现从上到下的“赏”。赏赐也再次从上到下来了一遍。原来的压力变成了赏赐,悲剧变喜剧,但是这样的美好结局并不具有普遍性,赏赐也暗含着讽刺,竟然因一只小小促织而获赏赐。
(1)魂化促织(不可能发生)
(2)故事的唯一性
具有普遍性的反而是类似于成名一类的其他人,他们都可能陷入成名的境遇,而他们的结局都不会像成名那样美好。
生:悲剧。
师:好的,看来大家多数倾向于悲剧,结尾不过只是一个光明的尾巴,是给读者以安慰。那么成名的悲剧命运是偶然的必然的?大家思考一下(偶然侧重于巧合,必然侧重于无法逃避,总会以某种方式对成名产生不好的影响,直至发生悲剧)有没有同学认为是偶然的,为什么?
生:偶然的(原因不充分,教师可以补充)
宫中恰好流行促织之戏
恰好XX令欲媚上官
恰好进奉的这只很优秀,因责常某某
会征促织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是必然的呢?偶然中存在的必然,某个人的偶然,每个人的必然。并且成名是如何成为了“命中注定”的悲剧的承受者的?(学生回答不充分,教师可以补充)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背景做了一个铺垫,宫中有所好,必征之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XX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某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本是偶然,被XX令变成了必然。)
令以责之里正。(庞大的官僚机构,从皇帝到县令。)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造成物价上涨,最终也成为了成名的“压力”)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成名也会受到牵连)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身份地位一直很卑微,又增添的悲剧的可能)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性格的必然)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必然走向悲剧)
促织
皇帝
(抚军)
XX令
里胥 游侠儿
成名
成名子
促织
师:所以我们会发现,一座又一座大山压了下来,一层又一层的罗网罩了下来,最终命运锁定了“成名”。)
师:可以说成名是在劫难逃。成名本是小康之家,面对这样的偶然必然结合的各种因素,瞬间陷入家破人亡的境地。
师:促织既是处于最底层,也是处于最高一层的。促织变成了庞然大物,给成名一家的生活命运投下了巨大的阴影。成名的生活与命运都为这一小小促织所左右。其实,真正左右着成名生活与命运的是什么?是官贪吏虐,是皇权制度。
所以,可以说蒲某某对于皇权制度、皇帝喜好、官贪吏虐批判得真是深刻。我想这个故事是会让统治者恐惧的。
师:讲到现在,同学们发没发现,我们一直没有讲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啊?
生:变形
师: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是导学案中的一段文字,也是这篇小说的源头之一。(找同学读一下)
宣宗(宣德)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一头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某某。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吕某某《明朝小史》)
生读
师:这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如果按照蒲某某的写法,这里的妻子应该变成促织是吧?但是没有,因为这是一个比较真实的故事,写实的故事,现实的故事。而《促织》因为有了成名儿子魂魄幻化为促织而成为了一个什么故事,一个具有传祺色彩或者说浪漫主义的故事。但实质上,这两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都是对于皇帝好促织导致百姓悲剧的批判与讽刺。
用看似喜剧的反讽方式大大加深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加强了它的批判性。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导入
梳理情节
1.学生接龙叙述节选部分故事梗概
明确:格里高尔起床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赶不上出差的火车,焦急地想要下床。公司协理来家里询问情况,对格里高尔进行无端指责,格里高尔一直在辩解,当格里高尔终于打开门之后,众人全部惊慌失措,协理被吓跑,格里高尔还在想着怎样解释今早为什么迟到,还在想着怎样弥补。最后父亲粗暴地将格里高尔赶进了房间。
2.师生共同完成学案表格中的内容。
师:小说的第一部分可以分为七个场景,每个场景中每个人都有着怎样的反应?请认真阅读全文,在文中圈画出每个人的反应,结合导学案中的表格进行梳理。
第一场景(第1-6段):格里高尔醒来,变成甲虫。格里高尔镇静,抱怨工作,想起床赶火车。
第二场景(第7段):家里其他三个成员敲他的门。格里高尔声音发生变化;母亲温柔地叫他起床,家人们发现格里高尔没有去上班;父亲的表现:很快,轻,拳头,压低声音,催,回去吃早餐。妹妹轻轻的抱怨,表示关心。
第三场景(第8-14段):格里高尔艰难地起床。想安安静静起床,穿衣,吃早饭;认为这一切不过是幻觉,是重感冒前兆。
第四场景(第14-22段):公司协理到了。母亲为儿子解释,认为格里高尔不舒服;父亲严肃冷酷,不耐烦。格里高尔拒绝开门后,协理无理地指责和猜测;格里高尔解释;发现格里高尔的声音像动物后,母亲哭喊,让女儿去请医生;父亲喊,急得拍手,让女仆去叫锁匠。
第五场景(第23-24段):格里高尔艰难地打开了门,众人看到格里高尔。协理惊呼,一只手紧紧捂住嘴巴,向后退。母亲没有梳洗,顶着乱发,合着双手看着父亲,朝格里高尔走了两步,晕倒。父亲握起拳头,露出敌意,不安地环顾客厅,用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
第六场景(第25-28段):格里高尔极力解释想使主任冷静,使自己不至于被开除。协理逃跑,惊呼。母亲跳了起来,双臂前伸,十指叉开,大喊救命,没命地往后逃离。
第七场景(第29段):格里高尔的父亲粗暴地把格里高尔赶回屋子。跺着脚,挥舞着手杖和报纸,像一只发狂的野兽,发出啾啾声,最后猛力一推。
3.阅读导学案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故事梗概,标画出值得探讨的细节并分析。
小说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妹妹给格里高尔送来了牛奶和面包,但是格里高尔并不喜欢这些,妹妹取走了牛奶盆,不是光着手,而是垫了一块布。后来妹妹又拿进来一些食物——烂菜叶子、陈某某、粘着干得发白的调料汁的骨头,格里高尔很快吞下了奶酪、菜叶和调料汁。他失业了,仍旧关心怎样还清父亲欠的债务,送妹妹上***。格里高尔开始在房间里爬来爬去,妹妹打算和妈妈把房中的家具尽量都搬出去,方便格里高尔活动。在搬动家具的过程中,妈妈被趴在墙上的格里高尔吓晕了。父亲回到家后,用苹果向格里高尔砸去,一只苹果击中了格里高尔的背部,深深地陷了进去。
第三部分主要内容:被苹果砸伤的格里高尔一个多月动弹不得。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而且也将房屋的一部分租了出去。一天房客们听到妹妹格利特在厨房拉小提琴,他们请她为他们演奏。格里高尔被音乐吸引,把头伸出了起居室,慢慢爬了出来,吓到了房客。家人们越来越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他怀着深情和爱意想他的一家人”,“然后他的头就自己垂倒在地板上,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死了。格里高尔死后,家人们赶走了房客,也打算辞退女佣。明媚的春光环绕着萨姆沙一家人,他们正在写三封信,分别炮制借口向他们的雇主请假。
小说结尾是这样的:
“然后三个人一起离开了公寓,他们已经好几个月没这样做了。他们坐电车到了空旷的郊外。电车上充满了阳光,他们三人是车里仅有的乘客。三人舒舒服服地靠在椅背上,开始绘制将来的前景。仔细想想,这倒也不坏,三个人所找的工作——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一直没有相互讨论过——都不错,而且将来都颇有前途。他们目前状况的最大的、最迫切的改善,莫过于搬一次房子了。他们想要一套比格里高尔当初选的那所房子略小一点、便宜点,但地段要好,且易于整理的房子。三个人就这么谈某某,萨姆沙夫妇都意识到女儿越来越旺盛的青春活力,几乎是在同时,他们注意到,尽管这段时间里的一些不幸使她的脸显得苍白,她已经出落成一个体态丰腴的大姑娘了。萨姆沙夫妇话渐渐少了,有意无意地交换一下会心的眼色,一致同意该是尽快地给她物色个好丈夫的时候了。就像是这个新的梦想和美好意愿的一部分似的,到了他们的目的地,女儿第一个跳起来,伸展开她年轻的肢体。”
4.随堂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从选文来看,格里高尔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格里高尔是一个普通的旅行推销员,每天为了职业辛苦奔波,想攒够钱还清父母的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他勤劳、忠厚、善良、忍耐、 忠于职守,很有责任感,爱家爱亲人,颇善解人意。
(2)归纳《促织》和《变形记》中人物变形之后的特点。
小促织:短小,黑赤色,形若土狗,梅花翅,方某某,长胫,战斗力强,应节而舞。
大甲虫:宽大,棕色;脊背坚硬,犹如铁甲;肚子高高隆起,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有许多细得可怜的腿;慢慢丧失了语言功能。
第三课时
荒诞背后的真实与悲凉
——《促织》《变形记》比较阅读
导入
师:同学们,在前两节课中,我们掌握了《促织》和《变形记》两篇小说的情节及其特点,探究了成名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在课堂活动中我们归纳了格里高尔的家人和协理对待他的态度,并对两篇小说变形的外在特征进行了最基本的对比,这节课我们将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继续探究两篇小说变形的原因及主题的丰富性,理解两篇小说荒诞背后的真实与悲凉。(落板书:荒诞背后的真实与悲凉)
文本研读
(一)分析变形之后的特点及原因
师:我们在第二课时的结尾归纳了两篇小说人物发生变形之后的特点(呈现PPT2)
小促织
大甲虫
短小
宽大
黑赤色
棕色
形若土狗
脊背坚硬,犹如铁甲
梅花翅,方某某,长胫
肚子高高隆起,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
战斗力强
许多细得可怜的腿
应节而舞
慢慢丧失语言功能
调皮
镇静
师:人变成虫看起来特别荒诞,但是在中外文学史上,有关人或神变成物的故事其实非常多,比如:梁祝化蝶寄寓着美好的愿望,孙悟空七十二变具有着某种神力,嫦娥化玉兔体现着某一种惩罚,希腊神话中也有很多人或神变形为物的情况,那么《促织》与《变形记》中人物变形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落板书:变形)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请思考下面的这两个问题。(呈现PPT3)
蒲某某为什么让成名的儿子变成这样的小促织?
卡夫卡为什么让格里高尔变成这样的大甲虫?
(提问时强调个别词。提示思考的角度:为什么变?为什么变成这样一只促织或甲虫?不变行不行?就让他生病行不行?不变会怎样?为什么变成促织或甲虫,变成其他的动物行不行?不变甲虫变毛毛虫行不行?小猫小狗行不行?为什么让成名的儿子变,让成名的妻子或者就是成名变行不行?作者有什么用意?想表达怎样的象征意义?)
请各小组同学充分交流,动笔写下你思考的角度。
师:蒲某某为什么让成名的儿子变成促织?
明确:成名的儿子变成促织,才能挽救家庭的命运。(师引导:随便一只促织都可以吗?不行,一定得变成一只战斗力强的促织。)
师:蒲某某为什么让成名的儿子变成这样一只小促织?
明确:战斗力强。战胜蟹壳青,令大公鸡都奈何它不得,也才能得到县令、抚军的欣赏,也才能被进献给朝廷,从而帮助家人摆脱困境。
应节而舞更体现出它的与众不同,增添传祺色彩,令人更加欣赏。皇帝大为高兴,才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荣耀。
师:让他战斗力强,应节而舞,我们都能理解,那为什么让他变成一只短小的促织呢?
明确:短小。符合成名儿子的形象,与前一只促织青麻头形成对比,同时也与后文的蟹壳青、大公鸡以及宫中的各种各样的上品促织形成对比,更具有悲剧性和批判性。
师补充:黑赤色,形若土狗,梅花翅,方某某,长胫。这些都是上品促织的特点,所以虽然这只促织短小,但是成名还是留下了它。让它既短小又拥有上品促织的特点,才能够引起读者的期待。
师:为什么让他表现得那么调皮?(注意引导)
明确:被成名关注;怕成名不关注;引起读者关注;引起读者怜悯。
师:其实聪明的读者早就发现这只小促织就是成名的儿子变的,只是成名还不知道罢了。当然,这样不就更显出悲剧性了吗?
(以上内容,如果学生能一次性说出来,就都让学生说;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再慢慢引导。)
师:卡夫卡为什么让格里高尔变成这样一只大甲虫?
明确:大甲虫的特点与格里高尔的形象特点相一致。脊背坚硬,既象征着隔阂,也象征着自我保护,压力过大让他产生了自我保护的机制;无法控制的小细腿象征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笨重,无法侧卧,翻身困难,下床困难,开门困难,都指向他无法掌控自己、无能为力的一种状态。(师引导:现实生活中的甲虫除了没有这么大,其他特点都与我们课文中的甲虫一样。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落板书:象征)
明确:格里高尔处于多种压力之下,工作压力(苛刻的老板,辛苦的工作)、家庭压力(为家还债,负担家庭开销,父子关系)、社会压力(人际关系)、自己的压力(娱乐消遣少,不出门)。(引导学生结合小说内容来谈,并且读一读相关内容。)
(如果学生先回答甲虫特点和格里高尔之间的关系,那么追问变形的原因;如果学生先答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松龄到卡夫卡,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对人性的探寻。
《变形记》以象征手法为主又暗含了真实细节来展现变形的荒诞,《促织》以写实主义为主又融合了浪漫色彩来表现不变的真实,两篇小说同中有异,但背后的悲凉之意是二者的核心。
作业布置(二选一)(呈现PPT7)
同学们,这两篇小说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深入思考。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作的形式促进我们的理解。今天的作业就是从下面的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其一。
1.写一篇关于《促织》或《变形记》的阅读心得。
2.完成下面的写作任务。
第二天清晨,成名的儿子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促织。他看到自己的身体还躺在床上,父母还在一旁叹息着。他想起来了,自己昨天跳到了井里,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是的,他想起来了,不小心拍死了促织之后,他害怕极了……
请续写后面的故事,可以借鉴《变形记》中的心理描写,也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
【板书设计】
荒诞背后的真实与悲凉
悲凉 真实
荒诞
身体 精神
变形
象征 写实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必修下第六单元第14课教学设计(整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必修下第六单元第14课教学设计(整体)由用户“imqqabc”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