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轴对称的坐标表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轴对称的坐标表示》教学设计
课题
轴对称的坐标表示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背景: 《轴对称的坐标表示》紧接《简单图形的坐标表示》一节,纵观整个初中教材,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数轴、轴对称图形、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且具备了初步将图形进行轴对称变换的基础上讲授的,这节内容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又是后面学习平移变换的坐标表示及学习函数的基础,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作用:
(1)从知识本身分析:轴对称的坐标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2)从学科角度分析:在学习了轴对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轴对称的坐标表示。为今后学习函数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难点
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在坐标平面内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比较复杂
学情分析
从知识水平分析:初二的学生在初一时对轴对称等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在这课之前已经接触过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图形,对轴对称的坐标表示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图形关于坐标轴对称不能准确区分,在表示较复杂图形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坐标表示时有一定困难.
从认知结构分析:初二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黄金期,同时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正是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的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的坐标变换.2.掌握一个点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3.会求与已知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的坐标.4.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对称点的坐标关系,求作轴对称图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具体图形关于坐标轴轴对称变换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产生独立克服困难、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大胆创新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方法
以学为主、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阅读教材第95、96页的内容,自主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已知点以及对称点,并把坐标填在表格中.
已知点
(2,-3)
(-1,2)
(-6,-5)
(0.5,1)
(4,0)
关于x轴对称的点
关于y轴对称的点
/
2.你能发现坐标间有什么规律?
二、教师讲授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1,2),C(5,2).
(1)作出△ABC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其顶点坐标.
(2)作出△ABC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其顶点坐标.
[生]把三角形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吗?
[师]是的
[生]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师]横轴对称“横不变”,纵轴对称“纵不变”.
[生]就是关于哪个轴对称就哪个坐标不变.
例2.将?ABC各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乘以-1,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
这一过程,可以看成一个什么变换?
点(x, 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获,老师做最后的总结;
教师布置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教师引导总结;学生思考谈体会。
教学评价
在教学目标上:学生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作图技能,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激发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在教学学法上: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步步深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在教学用具上:利用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黑板相结合,充分的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轴对称的坐标表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轴对称的坐标表示》教学设计由用户“chanet0816hen”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