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古代反腐冷知识古代怎么治理“超标接待”》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古代反腐冷知识古代怎么治理“超标接待”

以下为《古代反腐冷知识古代怎么治理“超标接待”》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古代反腐冷知识

古代怎么治理“超标接待”

/

其实,在古代也有“超标接待”现象,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因此自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建立了相应的沿途接待制度,由各地的地方官府设立“驿站”,负责过往官员的接待。驿站所需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负担。

这既为官员因公出差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是对官员的优待,进而演变为一种特权。明朝初年,贫苦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末“给驿泛滥”导致官吏腐败、民怨沸腾的教训,从洪武元年就颁布法令对某些特权者进行了限制。

他命令“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明示大小官员“不得擅乘驿传船马,违者罪之”。朱元璋还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杀鸡给猴看,拿自己的亲属“先正纲纪”,以儆效尤。洪武三十年(1397年),驸马欧阳伦擅自动用驿馆的数十辆马车走私茶叶出境,朱元璋得知后立即下令将欧阳伦赐死。由于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治理驿政,明初出现了“驿递清乐,而里甲不扰”的久违局面。

然而到了明中叶以后,由于朝政腐败,驿馆泛滥,管理混乱,各地政府不堪重负。部分地方官员乘机欺上瞒下,横征暴敛搜括驿银,敲诈勒索支应驿差,贪赃枉法累害于庶民百姓。为了取悦、奉承来往官员,很多驿馆还建有楼台亭阁,或因山就水,或凿池植树,营建有四时美景的内部景观,以致朝野“清邮传以疏民困”的呼声四起,迫使明朝政府三次对驿馆管理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再好的规定也有人钻空子,一些高干子弟本来没有权利享受服务,但照样在自己的旅途中作威作福,一样待遇也不能少。

被百姓誉为“海青天”的海瑞担任XX知县期间,一次,兵部尚书(国防部部长)胡某某的公子路过XX,因对XX驿丞(管理驿馆的小官)的简朴接待不满,竟将驿丞吊打。海瑞下令将胡公子关押起来,并上报胡某某:“您曾明确指示不许大操大办地搞接待,现在却有人胆敢冒充您的公子招摇撞骗,我特向您请示如何处理。”闹得胡某某哑巴吃黄连。毕竟海瑞太少,驿馆接待制度产生了许多弊端,超范围、超标准接待十分普遍,成为明朝吏治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代“公务员”啥待遇?

古代公务员都有些啥待遇?唐宋的待遇好、明清俸禄少、汉朝靠赏赐,最“惨”的是南北朝的官员——零收入。

【汉朝:公务员靠赏赐】

在汉代,官做得越大,所得赏赐便越多,很多时候得到的赏赐性补贴超过正式工资,官员仅靠赏赐便能致富。如汉武帝时期酷吏张某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廉官员。《汉书·张某某传》记载,元鼎二年十一月(公元前116年12月),因遭构陷,时任相当于今中央监察部部长的御史大夫张某某冤狱自杀,死后清查,其“家产不过五百金,皆所在,得奉赐,无它赢”。

当时的1金某某1万某某,张某某所任最高职位御史大夫月俸4万某某,“五百金”的家产仅靠死工资的话,不吃不喝也要积攒10年。张某某生前不腐败,这些钱财大部分都是靠赏赐得来的。

【南北朝:公务员没工资 地方官“油水”多】

北魏创建之初,制订了许多奇怪的制度,官吏无俸就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大概北魏是马背民族,为鼓励大家拼杀,不设俸禄,以战利品自给,这在战争时期还行,在和平年代弊端就显而易见了。官员们上有老下有小,那时老婆没工作,孩子好几个,皇帝吃饱了,不管手下人死活。当然,官员们不会眼睁睁饿死,既然没有俸禄,那么贪污受贿、巧取豪夺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甚至一些地方官员需要靠地方豪强来供养。

在南朝,公开收礼则是地方“公务员”工资补贴的又一重要渠道。南朝“迎新送故之法”规定,地方官员调进调出都得送礼,“饷馈皆百姓出”。“迎新送故”的数额,似乎没有统一规定,富裕的地方可能多送,穷地则少送。以相当于今市县一把手的郡县太守“迎新”礼金来说,有的数百万某某,有的几十万,最少的也有20万某某。“迎新”礼金又叫“见资”、“行资”,应该比还资更丰厚,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时,名叫曹虎的官员出任雍州刺史,“得见钱五千万”。

【唐宋时期:公务员有消费券】

唐代“公务员”的收入相对稳定,除了基本工资(禄米)、职田之外,还有以现金形式发放的“俸料钱”:月俸钱、食料、杂用等。月俸钱,就是每月官员俸禄的现金部分;食料用于工作餐和个人生活,有点类似现代餐费补助;杂用则用于自备工作所需物品。

唐宋“公务员”不仅收入稳定,收入也高,特别是宋代“公务员”,还有更多的补贴,名目多多。虽然也曾因边境开战、财政紧张而减薪;但正常情况下宋代“公务员”的福利还是令人羡慕的。宋代“公务员”除了加俸、职田外,赏赐也是少不了的,另还有“公使钱”、可以支配的有价证券等。公使钱相当于现代的接待费,实际也都被官员之间用来下馆子、买礼品消费了。证券有驿券(免费乘用交通工具)、馆券(免费住宿)、仓券等,这些券和现代各种消费券基本无异。

【明清时期:公务员俸禄最少】

到了明清,政府奉行“薄某某”制度。比较起来,明代“公务员”的工资是中国历代最低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制定的工资标准,相当于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正一品大员,俸禄仅900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提高了标准,正一品为1000石。至于普通“公务员”,其俸禄就更低了,相当于副科级的从八品为65石,后加至70石。

但明代低工资并不等于没有补贴,如在洪武十四年的工资改革中,便在岁米之外,增加了不同数额的现金(俸钞)。废除了中国古代“公务员”传统补贴制度中的“职田”,在部分地方官员中实行“养廉地”补贴,其享受对象是镇守边疆的官员。明代“公务员”是一个特权阶层,享有诸多特权,如赋优免(免税),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工资补贴。

清代“公务员”待遇,比明代也好不到哪去,靠死工资连饭都吃不饱。清政府吸取了明朝薄某某易发贪腐的教训,增加了“公务员”的工资性补贴。顺治年间一度实行柴薪银、心红纸张银、蔬菜烛炭银、案衣什物银等,后因财政紧张方某某。

为了生活,地方政府便采取半合法的手法,增加“公务员”个人补贴,实物征税时增大消耗比率,向纳税人多征,多出的部分叫“耗羡”,截留在地方使用,实际多被官员作为补贴吞没。

各朝咋治“裙带风”?

爱看古装剧的朋友们都知道,一位大臣的地位高低与后宫中嫔妃是否得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裙带关系”一词可追溯到唐朝,唐朝杨国忠就是靠杨贵妃的裙带关系坐到相国的位子上。千百年来,裙带风经久不息,它伴随着一个朝代诞生,又随着一个灭亡的朝代如影随形。

官员任职的“回避制度”自唐宋已经略成雏形。唐代要求亲属不得在同一地区任职,“时制,大功已上不得联职。”即祖孙、父子、堂兄弟、叔侄等亲属,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同一地区任职。对于安.长等京畿地区的官员任用,唐代实行特别的规定,“中书门下及两省五品以上,尚书省四品以上,诸司正员三品以上,诸王驸马等周期以上亲,及女婿外甥等,自今以后不得任京兆府判司,及畿县令、两京县丞簿尉等。”就是说,官员的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都不允许在同一地区任职,这对于发展裙带关系可是有利的一击。

到了宋代,随着士族门阀势力的进一步弱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平民化趋向,亲族的影响力大为降低,但官员任用的法律仍严格实行亲族回避制度,且回避的范围相较唐代更为细化,责任也更为明确。

两宋时期明确规定:“凡官员亲戚于职事,有统摄或相干者并回避。”宋朝几任皇帝在位期间,以诏令的方式,对回避制度有所更易,其回避的范围前后变化不一,宋仁宗XX二年正月,翰林学士丁度等言:“‘详定服纪亲疏、在官回避条制,请本族缌麻以上亲及有服外亲,并令回避,其余勿拘。’从之。”

到了宋神宗时期,任官回避的范围又有新变化:“应内外官事局相干或系统摄,若本族同居无服以上亲,异居袒免以上亲,亲姑姊妹、侄女、孙女之夫,凡言亲者,堂从不避。其子婿、子妇之父及其亲兄弟、母妻亲姊妹之夫、亲姨之子、亲外孙外生女之夫、母本服大功亲,若嫡继慈母亡即不避,皆令奏请回避。若审官、三班院、流内铨主判官、差注官员及其余司局事有干碍者,许一面牒同职官管勾当,并免签书,更不逐旋申奏。若无官可牒,依公施行。”

到了元朝,司法官的亲族回避得到了全面的规定,“诸职官听讼者,事关有服之亲,并婚姻之家,及曾受业之师与所仇嫌之人,应回避而不回避者,各以所犯坐之。有辄从法官临决尊长者,虽会赦免,仍解职降叙。”也就是说,法官如果有违亲族回避制度的,不仅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制度相对于唐朝,变得越来越严,也越来越细化了。

到了明代,《大明律》继续沿用了元朝有关回避的规定,并有所发展及演变,“凡官吏于诉讼人内有服亲及婚姻之家,若得受业师及旧有仇嫌之人,并听移文回避,违者笞四十。若罪有增减者,以故出入人罪论。”

清代,官员任职回避的法律制度更为成熟,亲属回避的范围包括了宗亲、外姻及宗族等,特别是宗族回避,虽然族中之人服制已远,但情谊最为关切,“若在五服之内,虽住处不同,仍应回避。”宗族回避不仅适用于汉族官员,同样适用于满族官员。清代的亲族回避还遵循一套特定的程序,将有亲族关系的官员从同一官署调配开,将现任官员与参加铨选人员之间有亲族关系的,安排在不同官署。

现任官员亲族回避的具体作法是:在京各部院官员,凡亲族在同衙门,令官小者回避,同衙门补授的同官,令候补者回避。祖孙父子的程序,因考虑到“祖孙父子名分故关,系堂员,概令司员以下回避:系一同官,无论候补及官小者,概令其子孙回避”。对外姻亲,则令官小者回避。该程序的原则是:在官职上,以小避大,以候补避现任,在亲族辈分上,以卑避尊。这一安排,既保证了官员任用回避的目的,又充分尊重了传统社会的尊卑长幼之序。

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反腐”对联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这是明代XX知府张津题写于浙江XX谯楼的题联。张津,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张津不受贿,不徇私,依法办事,受到老百姓的称赞和拥戴。这副对联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也是影响最大的戒贪联。

张津的“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的防腐创意,被为官清廉者竞相引用、点化。一百多年后,清康熙江南提督张伯行改写成如下联语:“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据《清史稿》载:张伯行,疾恶如仇,从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而且敢于抵制上司的横征暴敛。他离任时,百姓沿途相送,康熙皇帝称赞他是“真能以百姓为心者”。

“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钱沣,乾隆二十六年进士。他刚正不阿,被誉为清代知识分子的泰斗。当时朝廷内外贪腐成风,他当湖南学政时,前往各县视察。按当时的潜规则,学子要凑钱向学政致意。但钱沣一概不受,当时湖南就传诵着“钱沣来了不要钱”的民谣。不仅如此,钱沣还勇敢反腐。开始,弹劾陕甘总督毕沅贪污,接着,扳倒国泰。钱沣因此而名声大振,一年之内,连升三级,出任通政司副使。

“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光绪年初任XX府知府余云焕认为,官员不拿老百姓的钱财是天经地义的,不值得大惊小怪;问题是,自己拿了国家不少俸禄,究竟做出了什么政绩?做官不能只满足于廉洁,做官要做事,要有作为!

无独有偶,XX还有一清廉的县令,名叫魏其tx,乾隆二年任XX县令。他也有一副名联:“贪亦何难,只凭天理照来,这般作孽钱,剜肉医疮,怎叫子孙受用?酷真不可,须把良心勘去,那个无情棒,敲肤挟髓,枉担父母称呼!”此联自警警人,刻意良深。任职期间,他兴利除弊,为政清廉。

明朝小偷反腐很高能

【小偷反腐高效又节能】

嘉靖44年(1565),巡按御史(相当于现在中央巡视组组长)黄廷聘一路收受官员的贿赂,又用尽各种方法搜刮老百姓的财物,收获颇丰。正当他准备将财物运回浙江老家,途经湖南XX县时,因自恃身为钦差,就没把XX知县陈安志放在眼里。于是,他在抵达XX县后也不通知陈安志就自行安顿了。

钦差到了地方不知会当地官员这在古代是一种极其无礼的行为,因此陈安志十分恼火,他早听说黄廷聘一路上的劣行,就派人连夜潜入黄廷聘的住处,将他的行李全部偷拿回来,里面果不其然都是金银宝物。

第二天,黄廷聘发现行李被盗,顿时傻了眼,没办法只得登门向陈安志恳请他尽快破案。陈安志本来也不是为了财,他就是想报复一下,因此在获得心理满足后,还是把所有财物又还给了黄廷聘。但是,黄廷聘收受贿赂、胡作非为的劣行却被传了出去,最后传到了左都御史张永明的耳里。他听闻下属有受贿之事,且被人拿到了证据,就上奏了嘉靖皇帝。嘉靖震怒,免去了黄廷聘的一切任职,只保留他的官员身份。

【反腐剧大逆转】

到了第二年,此剧发生惊天逆转。去年的小知县陈安志也当上了御史,他受朝廷委派到江西巡视,任职期间跟黄廷聘一个德性。在他三年任期满后,他将聚敛来的钱财运回原籍,途经福建崇XX县时,被盗贼偷走了四箱行李。

陈安志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若是报官,他搞得都是些见不得光的财物,如果被问及来源,他就歇菜了;可不报官吧,自己又难咽这口恶气。而且最要命的是行李箱里还有一本账簿,上边详细记载了他历年来收受的每一笔贿赂的金额,总计有数万两银子,这要是被人拿去举报,他就彻底玩完了。

权衡了再三,陈安志还是报了官。经过官员吴维京的全力侦破,盗贼很快就被擒获,丢失的行李财物也被尽数追缴了回来,包括那本陈安志最为担心的账簿。然而,作为赃物罪证的账簿经过一众相关人等的翻阅,又以一种最戏剧化的方式迅速传播开来。嘉靖皇帝的顾问何起鸣得知后,上奏章弹劾陈安志,陈安志又被革职了。

为你解读“期权化腐败”

先期投入一定的资本,期待未来获得更丰厚的收益,这是资本运作的基本方式。

分析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例不难发现,为了降低被发现的风险,一些腐败官员利用手中权力为企业或个人谋利时不要求即时回报,而是等退休或离职后再接受利益输送,贪腐行为期权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时空分离、逃避监管,贪腐期权化花样翻新

投桃报李型。**_*原主席杨林,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城建规划调整、房地产项目审批、***谋取利益。作为“回报”,企业老板潘某承诺将其农场每年的收益归杨林所有;房地产开发商蔡某承诺给杨林价值500万元的企业干股,退休后分红。

主动索取型。**_*主任巩志强,在国企改制中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退休后,他找到曾帮助过的企业负责人,要求购买***下的一套商品房,但“不能多收钱”。后者将原销售价为238万元的别墅以158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他,使其变相违法所得数十万元。

零存整取型。**_*长李永恒,在退居二线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向曾关照过的企业“借款”近900万元。**_*原主席樊建国在任时曾多次关照某企业老板,该老板提出要“感谢感谢”时,樊建国表示“现在不缺钱,等我退休后你再给我花点”。该企业老板照其吩咐,给了他一张存有340万元的银行卡。

再次就业型。2014年中央第三轮巡视反馈指出,中国海运集团有领导人员在职时照顾关联企业,退休后被关联企业高薪聘用。还有的腐败官员在兑现“期权收益” 时自己“不出马”。**_*高少鹏,为从事废品收购业务的徐某提供帮助,其妻子退休后,在徐***挂名领薪。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

贪官: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代诗人李商隐:“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这首诗说的是汉文帝同贾谊促膝谈话直到半夜,没有一句话问到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但问起鬼神的事却没完没了。李商隐的诗是批评汉文帝的,今天我们借用来说腐败分子不问苍生问鬼神,不信马列信菩萨,倒也十分恰当。

报载,2015 年1 月16 日在XX受审的大老虎前*_**、市长季建业,任职时同佛门有密切的交往。*_**长、XX寺大和尚释传真说:“有一次送佛顶骨舍利到香港供奉……当时他(季建业) 坚持要亲自全程护送佛顶骨舍利去禄口机场。在国外,政要除非佛教徒,一般不会这样做。他那种表现,我认为是想找一种心灵的依靠。”大和尚最后一次见到季建业时送了一个“鞋拔”(提拔)给他,并说那是“仕途的好帮手,生活的好伴侣。”第二天,市政府门卫告诉大和尚说,那个鞋拔送得好,季市长一大早就被中纪委“提拔”到XX去了。

信神信鬼的又何止季建业一人?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按“大师”的指点在办公室摆放一块“靠山石”,一些项目开工或竣工,都请“大师”选择黄道吉日。但是,神灵并没有保佑他当上国务院副总理,靠山石也没有保住他不倒台。2011 年,XX开往XX的D301 动车与前面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死70 人,伤416 人。2013 年7 月8 日,他受贿6460 万元的罪名成立,被法庭依法判处死缓。**_*原主席韩桂芝借外出开会考察之机跑遍佛教圣地,名刹古寺,捐钱捐物。她在家里设置神龛,供奉神灵,每日香火不绝。被中纪委双规了,她还念念有词:佛为什么不保佑她。**_*、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在XX和XX的家里都设了佛堂,供奉佛像,每月初一十五都烧香念经拜佛。他卧室的被子下面铺着红布、黄绫,压着铜钱、佛令、符咒。他遍访名山,周游古刹,甚至有两个春节都没有回家,就住在寺庙里。他借佛敛财1700 多万元,2000 年6 月27日被中纪委双规。他在一份交代材料上写的竟然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最后四句话:“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有13 遍之多,令人哭笑不得。

据2013 年7 月29 日发布的程萍《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基本科学素养状况》一文提供的数据,***,相信“相面”的占28.5%,相信“周公解梦”的占18.5%,相信“星座预测”的占13.7%,相信求签的占6%,不相信迷信的只占47.6%,没有过半。

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是所有共产党员努力践行的题中应有之义。沉迷于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自己官运亨通,横财广进,岂不有悖于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信神信鬼的腐败分子,其实许多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甚至是高学历的聪明人,并非是文盲科盲,怎么对那些纸画的泥塑的木雕的石头凿的菩萨就糊涂了呢?菩萨做得再好,不管是慈眉善目,手施法雨,天花乱坠的也好,还是金刚怒目,呲牙咧嘴,凶神恶煞的也好,都不过是人工所为。人况且只是地球上的一个普通生物,人工做的菩萨又哪有什么超乎自然力的神通?“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菩萨不能度一切苦厄,保佑不了贪污受贿,违法违纪的腐败分子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躲不过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逃避不了党纪国法的惩处。季建业、刘志军、韩桂芝、丛福奎、朱明国等等贪官污吏,求神拜佛何等虔诚,但最终都落得个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下场。有个寺庙的一副对联说得好:“经签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纸钱能赎罪,分明菩萨是贪官。”

平安是福。与其求神拜佛,不如老老实实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居庙堂之高,要多多过问苍生,为老百姓多做实事好事。

【盘点】中纪委放出的10个警句

2015全国两会结束后,中央纪委监察部连日来就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国际追赃追逃、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热点话题发表多篇文章,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今天帮您盘点中纪委近期放出的10个警句。

1、有权不可任性,亦不可懈怠!

正风反腐为的是净化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有助于理顺政商关系,挤掉经济中的泡沫,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岂能成为尸位素餐、为官不为的借口?有权不可任性,亦不可懈怠!在加强思想教育和正向激励的同时,对弄权谋私、胡乱作为的官员,就要执纪必严、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对消极应付、无所作为的,也要完善监督考核问责甚至淘汰制度,杜绝“太平官”。

2、宁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录的高频语句,是“抵不住诱惑”,是“心理不平衡”,是“思想麻痹大意”。或许高官厚禄的确让人心动,但党员干部就得有“特殊材料制成”的觉悟,也必须能经得起残酷严峻的考验,自筑“防火墙”,自设“高压线”。千帆过尽、妖娆满目,自己仍不忘了那一份“平淡”,不褪去党员干部的底色。

要求严了、高压线多了,有的领导干部干脆就不作为,平平淡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就把“平淡”给曲解了,理解成平庸、马虎。宋朝诗人梅尧臣认为:“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平淡”在诗歌创作中是很高的境界,是一种在追求艺术效果中剔除杂质、直抵本质的玄妙手法。为官做事亦是如此。所谓平淡,既是不为名利所迷,更是在追求事功的道路上,不大鸣大放、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理会旁门左道,坐下来力戒浮躁,实实在在钻进去,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实处,力争化繁为简的“大道”。

陈云曾说过:“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确实如此,要想担得起厚重远大的事业,就得首先成为一个“平淡”的人,抵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为官要“严”,做事要“实”,常怀赤诚,用心平淡,把每一b斎韧粒继ぬな凳档氐旎轿颐堑氖乱抵腥ァ?/p>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
  2. 公司接待手册
  3. 会议接待方案(案例)
  4. 学校家长诉求一渠道办理制度
  5. 机关八项规定
  6. 省接待办接待档案制定及管理制度
  7. 公司接待标准
  8. 集团接待管理制度
  9. 如何完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
  10. 出差由接待方安排车辆情况说明
  11.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表现形式
  12. 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13. 2019年工作总结(县政府办接待科)
  14. 前台交接工作流程
  15. 工会主席接待日制度
  16. 公司检测新办公楼参观流程方案
  17. 高端案场培训系列 案场解说 制定与接待 规范
  18.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案
  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发[]13号)
  20.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

以上为《古代反腐冷知识古代怎么治理“超标接待”》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古代反腐冷知识古代怎么治理“超标接待”由用户“xzwei_cq”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4-10 23:37:41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94/08/50335.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94/08/50335.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