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洋务运动的兴衰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内容:洋务运动的兴衰
学情分析:从之前代课的情况来看,该班级总体情况比较好,成绩总体较高,绝大多数人比较关心中国的近现代史,对洋务运动有一定的理解。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学习习惯较好,有极少数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需要在课堂上给予纠正。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要特别注意,争取有明显进步。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来讲述他们的理解和认识,做好组织引导。
教学目标:
把握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与目的
2、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特点,历史作用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特点及失败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
2、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与工具:多媒体教学、启发式讲授法、师生课堂交流-讨论互动式教学法综合运用。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步骤设计:
第一步,通过提问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时间2分钟)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阶级为救亡图存所做的努力与尝试,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对国家出路的第二次早期探索,这也是本单元第二个大问题。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对挽救国家命运的首次探索,有其进步的一面,但其根本目的仍是为了维护王朝的腐朽统治,腐朽的政治制度与先进的生产方式注定无法相容
第二步,分层次,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特点与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 (时间16分钟)
根据教材第二章的内容,通过真实的历史事实、生动的例子、具体的统计数字、形象的图片资料,把握洋务运动的基本脉络,认识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了解中国统治阶级第一次自我挽救的实质内容以及失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和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第三步,布置作业: (时间2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教学内容与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讲新课之前,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出现?洋务运动成功与否,为什么?
请2至3名学生发表看法,然后教师简要点评并引入新课标题:
洋务运动的兴衰
老师首先介绍洋务运动的本质,以及洋务运动的结果。
接着按教材顺序,分别从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事业的内容和特点、如何评价洋务运动三个方面讲述教材的内容。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与捻军起义的过程中兴起的。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某某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奕诉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是“心腹之害”, 俄国是“肘腋之患”,英国是“肢体之患”,所以“灭发(指太平天国)、 捻(指捻军)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具体怎么办?奕诉提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某某。他在《校悹庐抗议》一书中强调,为了应对西方的挑战,中国亟须进行改革。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改革吏治的建议,提出必须改革科举制度,才能向西方学得科学和技术;建议对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优异工匠应授予举人的功名,对那些能改进西方产品的人应授予进士的功名。他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在张某某的《劝学篇》中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一)、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这些企业都是官办的。最早创办的是 1861年的*_**。此外,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_*,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_**;1866年,左宗某某**_*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 1867年,崇厚在**_*;1890年,张某某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洋务派还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 的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_*和**_*,都是李鸿章筹办 或控制的。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的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也是用洋枪装备的军队。
1874年,日本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19世纪70—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
(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 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和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还翻译了一批近代自然科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对一部分人来说,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作“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二)、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原因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 企业,建立了海军,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 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 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他们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某某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其次,洋务运动对列强具有依赖性。洋务运动进行之时,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最后,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枪炮、轮船往往质量低下。即使是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大多也是由政府专门派员,掌握用人理财种种大权,商人没有多少发言权,还要承担企业的亏损。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例如,*_**系统就存在大量侵吞公款的现象。
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预习任务:第三章第三节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以上为《洋务运动的兴衰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洋务运动的兴衰教学设计由用户“i569546235”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