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二年级下册春天教案》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二年级下册春天教案

以下为《二年级下册春天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一单元 春 天

1 古诗二首

文本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某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再现了江南仲春二月明媚的“春景图”;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乐某某”,景人合一,相映成趣。轻快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饶有乐趣的事,绘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图画,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咏柳,即歌咏柳树。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古诗教学应该将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手段。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古诗的情感与意境。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联系生活,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习目标

1.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等8个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重点难点 朗读并背诵古诗;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村居》。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要点把握

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学习过程

一、导: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春天美景的图片)教师看图引说。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季节?图片上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用你喜欢的词语来描述一下吧。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你最想干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2.引出诗题。

过渡:春天来了,我们脱掉厚厚的棉衣,迎着和暖的春风,和小伙伴们在原野上奔跑,在小河边折下柳条编花环……。多么快乐呀!古时候,春天来时,小孩子又会干些什么呢?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景物、人物,并说说自己看图后的感受。

(2)教师引说:清朝诗人高某某也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于是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村居》

(3)简介诗人。

高某某 字象一,又字拙吾,浙江XX(今浙江XX)人。清代后期诗人。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主要作品有《拙吾诗稿》。

(4)教师板书诗题并引导学生思考:“村居”是什么意思?(“村居”就是在乡村居住之意。)

二、学,自主合作,识记生字

过渡:现在,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欣赏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的美景,乘着和煦的春风,去和乡间的小伙伴一起放飞纸鸢吧。

1.学生观看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一边看一边某某。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带拼音的生字,读通诗句;然后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指名读,教师正音。

“莺”是后鼻音;“堤”的声母是“d”,不要读成“提”;“醉”是平舌音。“柳”的声母是“l”不是“n”,注意“柳——牛”的读音区别。教师借助图片解释“纸鸢”就是风筝。

4.教师指导识记字形。

(1)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识记字形的方法。

①猜字谜识记:◇草下鸟戴帽——莺。

②加一加识记:◇扌+弗=拂 ◇土+是=堤

◇木+卯=柳 ◇酉+卒=醉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的含义。

?醉 “醉”是一个会意字,左边“酉”表示酒,右边“卒”表示极点、极端,指喝酒过度,失去正常神志。

?拂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长长的柳条随风摆动,它是怎样“拂”着堤岸的?学生通过想象,再结合插图中柳条与堤岸的状态,感知“拂”的意思,即轻轻擦过。

5.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古诗的节奏。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意:教师范读时,发音饱满,轻重分明,速度较慢,每句有较明显的停顿,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独特韵味。

(2)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时圈出句末韵母是“XXXXXn”的字,注意把这些字读得响亮些,防止唱读。

(3)师生合作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注意教师朗读的节奏。

(4)男女生合作读,同桌合作读。

三、讲: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出示“诗、村、童”的生字卡,指名读并用该生字口头组词。

诗:古诗、诗歌、诗人、诗词

村:山村、村庄、村口、农村

童:儿童、童话、童年、童心

2.指导书写七步走。

(1)看:(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学生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笔顺及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说:同桌相互说。说结构,说部首,说关键笔画,说组词,说造句.

(3)范写:教师逐一示范,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讠”短提写得小一些,为旁边的“寺”让出空间;右边“寺”上半部分为“土”,第二横最长,覆盖下面的“寸”字。

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右边为“寸”,要注意木字旁的点和“寸”字的点相互避让。

上扁、宽,下长;第九笔为横,第十笔为竖;“里”中间的竖在竖中线上。

写: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5)展评:使用展示台展示优秀作品,出示问题范例,予以纠正。

(6)改错:学生将自己写得不规范的生字在田字格里重写一遍。

四、学:小组合作,想象画面,感悟美好

过渡:同学们彼此合作,扫清了字词障碍,读出了古诗的节奏,接下来可以和诗人一起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啦!

1.学习第一、二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作者在这两句诗中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进行描写?

(2)同桌相互交流。(草、莺、杨柳、春烟。)

(3)指导观察插图,启发想象:诗句中的小草长什么样?黄莺在干什么?杨柳长什么样?杨柳的状态是怎样的?这样的环境给你怎样的感受?

①学生自由发言。

生1:小草都长出来了,绿绿的。黄莺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

生2:柳枝长长的、绿绿的,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②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指导理解下列词语。

【草长莺飞】 指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二月天】 指春天。

【拂】 掸去,轻轻擦过。

【春烟】 春XX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醉】 沉迷,过分地爱好。

(4)师生合作读古诗,老师读前4个字,学生读后3个字,多读几遍。

(5)教师朗读诗句,学生闭上眼睛听,边某某边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情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的画面,还可以加入更多的景物与细节,如燕子、鲜花、天空等。

(7)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仲春二月,小草的嫩芽从土里钻出,自由地生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鸣叫。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仿佛在春天的雾气里醉得直摇晃。

(8)重点探究。

①“拂”“醉”二字有何表达效果?(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活了杨柳的娇姿、柔态和神韵。)

②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春天所见之景。)

2.学习第三、四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过渡:在这样醉人的春光里,小孩子们会做些什么呢?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某某边思考。

①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

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述的情景,四人一组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交流中遇到的问题。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指导。

①字词释义。

【散学】 放学。

【东风】 春风。

②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小伙伴一起放风筝的情景,或春天里喜欢参加的其他活动,想一想“忙趁东风放纸鸢”会是怎样的情景,然后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画面,如放风筝的场地,小孩子放风筝的动作、欢声笑语及心情。

③【诗意】 傍晚,乡间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放风筝呢!

(3)重点探究。

①“忙”字表现了儿童怎样的心情?(迫不及待放纸鸢的心情。)

②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春风所见之人。)

③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诗句由物及人,将明媚醉人的春景与生动活泼的孩童相互渲染,相互映衬,生机勃勃又充满希望的春天尽现眼前。)

五、测:朗读成诵,巩固练习

1.朗读展示,升华情感。

学生完成对内容的理解后,要读出古诗的韵味,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如个别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接读、师生对读。“忙趁东风放纸鸢”要读得欢快活泼,突出儿童的生活情趣。还可以提醒学生带上一定的表情、动作,如“飞、拂、放纸鸢”;教师也可以用手势引导诗句的起伏、节奏,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2.指导背诵。

(1)师生互动:教师描述画面,学生认真倾听,说出对应诗句;让学生来描述画面,教师说出对应诗句。

(2)以补白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课件出示)

①草长莺飞__________,拂堤杨柳__________。儿童散学__________,忙趁东风__________。

②草长__________,拂堤__________。儿童__________,忙趁__________。

(3)去掉文字,边看图边背古诗。

(4)练习背诵:自由背诵、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

六、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拓展延伸。

(1)积累关于春天的诗句。(2)搜集其他关于春天的诗句,全班交流。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咏、妆、丝、绦、裁、剪”等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咏柳》,并能背诵积累。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要点把握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背诵古诗。

学习过程

一、导: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河堤 堤岸 杨柳 柳条 吹拂 醉春烟 春风拂面 草长莺飞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几个来描述插图呈现的景象。

3.教师谈话,引出课题,理解课题。

导语:看到柳树,你们就不由自主地赞美起来。“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因其吐青早而成为春天新生的象征。我们上节课学的古诗《村居》中就有描写“柳”的诗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专门赞美“柳”的古诗——《咏柳》。(板书课题)

(1)学习生字“咏”:“咏”是后鼻音;偏旁是口字旁,意为用口吟诵;引导学生联系古诗《咏鹅》,明白“咏”是“赞美、歌颂”的意思。

(2)交流:“咏柳”是什么意思?“咏梅”“咏蝉”“咏荷”又分别是什么意思?

二、学: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过渡:真聪明,“咏柳”就是赞美柳树的意思,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1.(课件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学生边看边某某,感受古诗的朗读节奏。

听时注意示范朗读的停顿、重音,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古诗呈现的画面。

2.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想办法记准字形。

(3)想一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懂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教师重点指导。

(1)指名读,教师正音:“妆”既是后鼻音,也是翘舌音;“丝、裁”均为平舌音;“剪”为前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比一比:咏—泳 妆—装 裁—栽 剪—煎 绦—条

◆联系生活组词:

丝(丝线)(蚕丝)(丝带)

妆(化妆)(梳妆打扮)

剪(剪刀)(裁剪)

4.再读古诗。

三、讲:明确要点,指导书写

1.出示“碧、妆、绿、丝、剪”五个生字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2.(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由“王、白、石”三个字组合而成。“王”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下方的“石”字要写得扁且宽,与上方的“珀”字相平衡。

左边为点、提、竖,写在竖中线左侧,为右边的“女”让出空间;“女”写在竖中线偏右处。

左边为绞丝旁,第二笔“”从第一笔的收笔处偏上方开始起笔;右边为“录”字。

上长下宽。四个“”平衡地分布在横中线和竖中线周围;下方的“一”字从左下格中间起笔,写至右下格中间。

上宽、长,下扁、短。上部分“”“刂”均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方“刀”的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进行书空练习;随后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问题。

4.写: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5.展评:使用展示台展示优秀作品,出示问题范例,予以纠正。

6.改错:学生将自己写得不规范的生字在田字格里重写一遍。

四、互动:想象画面,感悟美好

1.学习第一、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指名读,学生边某某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2)通过看图、联想,理解诗意。

①(课件出示碧玉图片)学生观察碧玉的外形特点,尤其是颜色和XX。

②(课件出示柳树新叶图片)学生观察柳树新叶,想一想:它和碧玉有哪些相似之处?

③思考:诗中的碧玉指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中用“碧玉”来形容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写出了柳叶颜色翠绿、XX均匀的特点。

④(课件播放嫩绿柳条随风舞动的动画)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柳条具有哪些特点?

⑤(课件出示绿色的丝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告诉学生:“丝绦”就是衣裙上长长的丝带。

⑥思考:“丝绦”和柳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绿丝绦”指的是什么?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

“绿丝绦”指的就是垂下来的、长满叶子的柳条。诗人觉得,那些低垂的柳条就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随风舞动,十分漂亮。

(3)理解诗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纤细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4)重点探究。

①“一树”是什么意思?(满树。)

②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碧玉”比喻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用“绿丝绦”比喻垂下来、长满叶子的柳条。)

(5)指导朗读。

①眼睛看着柳树的图片,头脑中想象着柳树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前两句诗。

②配乐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学习第三、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过渡: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柳叶,你们知道是谁裁出来的吗?

(1)指名读、同桌互读,先想一想:这两句诗写得好不好?再同桌互说。

(2)全班交流汇报。

①诗意:这些装扮了一树的细细的叶子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呢?是仲春二月的风,它犹如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将绿色丝带随风裁剪。

②把春风比喻成剪刀,会裁剪柳叶,写出了春天的动态美。

③拓展交流:春风是美的创造者,裁剪出了细细的柳叶,它还能裁出什么呢?

(3)指导朗读。

师:这两句描绘柳叶,一问一答,既赞美了柳叶,又歌颂带来绿色的春风,用语自然流畅,加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得十分贴切,使这两句诗成为名句。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①自由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②教师指几名同学比赛读,师生共同评议。

3.整体感受:读完古诗,你觉得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哪里?

诗人连用三个比喻句,将新生的嫩叶比作碧玉,将无数垂下的柳枝比作柔软轻盈的丝带,将二月的春风比作裁剪柳叶的剪刀,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美丽而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诗中还巧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碧玉”来形容柳树,一是与它们的颜色有关,二是古代“碧玉”还指少女,如成语“小家碧玉”。“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而然地把柳树与俏皮可爱的少女联系起来了,故而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摆的枝叶就是她身上绿色的丝带。接下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装扮了一树的细细的叶子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五、测:背诵古诗,作业设计

1.教师配乐,学生有感情地熟读古诗,多形式反复吟诵古诗,背诵古诗。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课后练习

古诗二首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打“√”。

化妆(zhuXXXXXnXXXXX zuXXXXXnXXXXX)  丝绦(tiáo tXXXXXo)  裁剪(cái chái)

2、读拼音写词语。

gXXXXX shXXXXX cXXXXXn jXXXXX ér tóng bì yù

huà zhuXXXXXng lXXXXX sè yXXXXX sXXXXX jiXXXXXn dXXXXXo

3、照样子给下面的字组词,然后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例:寸  (一寸) 录  (   )  女  ( )

村 (村子)    ______ (   )   ____ (    )

寺  (   )  是  ( ) 永  (   )

______ (   )   ____ (    )   ______ (   )

板书设计



学法探讨

本课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在这两首古诗中都出现了“柳”,以柳来写春景、春意,呈现出一派轻柔旖旎、生机盎然的动人景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感受韵味、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几个方面,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领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春天的美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2 找春天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象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早春的景象与仲春、暮春有所不同,文中可以看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都在暗示春天才刚刚开始,还没到春光烂漫的时候。课文通过对“我们”寻找春天的过程的描述,让我们感悟到春光的美好,体验到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课文还配有一幅插图,画面中小女孩弯腰探寻,呼朋引伴,小男孩兴高采烈,循声而来,这一呼一应之中,寻找的乐趣和发现的美好扑面而来,使人情不自禁地也想加入这“找春天”的行列。

教学本课,教师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文图文结合,可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外要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重点难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要点把握

正确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生同唱歌曲,想象歌曲呈现的画面。

2.(课件出示春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联系上学路上观察到的景象,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独有的景象。

二、学: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导学: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教师配乐范读)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________;让沙沙的绿叶声帮您___________;让满树盛开的花儿感谢您___________;让花香飘进您的___________。

5.学做阅读卡。

我的阅读卡

我的

问题

1.孩子们为什么“踮起脚尖儿”走?这一举动表现了什么?

2.最后一节说明了什么?





我的

解答

1.因为孩子们怕打扰老师,影响老师工作和休息,所以“踮起脚尖儿”走。这一举动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体贴。

2.一是说明老师工作辛苦;二是说明孩子们疼惜老师,希望老师早点休息,他们有着纯洁、美好的心灵。



三、课堂回顾,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本课时所学知识。

2.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会后集体唱给老师听。

学法探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因此,在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字词句的学习、运用,还是写话练习、积累与练习,我都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比较、朗读、感悟、探索,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建立在积极主动意识上的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 《找春天》练习题
  3. 《雨的四季》学情分析方案
  4. 《春》课后题答案
  5.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6. 美丽的小XX岭教案设计
  7. 找春天-精品教案
  8.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 荷叶 母亲》教案2 (1)
  9. 第七单元集备教案
  10. 语文S版3下-4.13《山村的早晨》教学课件
  11.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12. 玲玲的画,教案
  13.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14.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2)
  15. 集体备课记录表(组长备课对韵歌)(1)
  16. 《我是什么》名师精品教案_
  17. 4.22线上教学课程记录表
  18.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火烧云》
  19. 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和标准(XX要求)
  20. **_*XX区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 -学年(部编版,PDF版,无答案)

以上为《二年级下册春天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二年级下册春天教案由用户“ycyuan3”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3-17 18:56:22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3b/21/38926.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3b/21/38926.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