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七单元集备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古诗三首
单元导读:
出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齐某某,说理解,引入本单元的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王某某的《凉州词》,还有一首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前两首是边塞诗,后一首是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南渡途中所作。三首诗都透着作者浓浓的家国情怀,第一首,诗人对国家疆域安全的忧患;第二首,抒发将士们为国捐躯的豪迈和无畏;第三首,从女性的角度痛斥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置国家和人民于水火的无耻软弱的行径。
因为是古诗体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古诗教学的特点,理解、诵读、悟情、入境,来落实单元的人文要素,语文要素相对而言不是那么明显,可以酌情进行。
教学时的重点应该放在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出塞》一诗中的“互文”手法的运用,要帮助学生理清“秦时明月汉时关”不单单指秦朝的明月、汉代的边关,只是通过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来说明边关的忧患由来已久。《凉州词》一诗对于“欲饮琵琶马上催”的理解有争议,一说是“催出征”,一说是“催畅饮”。教参给出的答案是“催人出发”。四年级的孩子,可以不用讲这么多,但老师心中要有数,以防“意外”。《夏日绝句》语言直白易懂,诗中典故的运用是这首诗的特点,所以要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体会“不肯过江东”以及对南宋小朝廷的了解。
对于课时的划分,有几种考虑:一是将前两首古诗合为一课时,内容上是有所关联,但教学任务比较重,不容易完成;二是《出塞》单独一课时,教深教透,教给方法,学生学法迁移学习二、三两首;三是如果学生程度相对低的,可以安排三个课时。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利用插图、拓展资料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5个生字,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白诗歌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哲理。
教学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哲理。
教学准备:1.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教师:PPT课件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出塞》
一、知诗人,解某某
1.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板书《出塞》,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视频理解。边塞给你什么感觉?
4.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王昌龄图、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还、将、教”(“教”表示“令、使”的意思时读“jiXXXXXo”)。
2.再读古诗,读出节奏:“二/二/三”停顿
3.同桌互读,全班齐某某
4.学习生字:塞、秦、征
指导书写:“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
三、借助资料,理解古诗
1.出示学习单,学生自主理解诗句意思。
/
2.全班交流。
(1).交流学习一、二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A.提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B.指导第一句的修辞手法“互文”。
这里的“边关”仅仅指秦代的吗?这里的“明月”仅仅是汉朝的吗?
像这样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词,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板书:互文 秦汉)
C.当这一轮亘古不变的明月照耀古老的边塞,照在边疆的将士身上,照在他们的家人身上时,他们望着月亮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师从将士、亲人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体会。
▲将士角度感悟
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 亲人)
拓展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某某
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朗读体会。
▲亲人角度感悟
想像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望着那一轮明月 。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倚在窗前,对着那一轮明月 。孤苦年幼的孩子,看着天上的月亮 。
朗读体会。
D.小结:月亮是我们中国人的思念密码,当“秦、汉”这样的时间与“万里”这样的空间放诗句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唐朝的边关,还看到了更遥远的古代,那一批一批的戍边将士。
(2)学习三、四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补充:《塞下曲》)
B.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C.补充资料: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无数青春生命葬身黄沙大漠,无数家庭破碎凄清。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D.朗读体会
E.拓展《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齐声朗读。
四、总结:
回顾学法:知诗人解某某——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借助资料理解古诗——小结
五、布置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改写成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
出塞
互文 明月 关
秦汉 人未 悲壮
同情征人,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第二课时《凉州词》
一、回顾学法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出塞》,现在回顾一下学习方法
知诗人解某某——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借助资料理解古诗——小结
2.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首诗。
二、学习《凉州词》
1.知诗人解某某
学生交流资料,说说对诗人的了解和对诗题的理解
师出示(沙漠图片)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
王某某,边塞诗人,多豪放壮丽之句,传世之作中最负盛名的是他的《凉州词》。
2.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学习生字:催、醉
指导书写:词、催、醉都是左右结构。催,左窄右宽;醉,左右结构匀称。
(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学生自由读,注意节奏,借助注释说说读懂了什么。
(5)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3.借助资料理解古诗
出示第一、二句
(1)展开想像,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夜光杯”资料,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就是某地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
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你想到些什么?
指导朗读。
(2)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什么声音传来了?
边听边某某,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快尽兴畅饮、快奔赴战场、快喝完了要奔赴战场)
(3)小结,读出感情
出示三、四句
(1)品读“几人回”。
补充资料: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雇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2)拓展: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 李某某《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 王昌龄《塞下曲》
(3)勾连“秦时明月XXXXXXXXXX”
这里用反问的句式说出将士们的心声,在质问这场残酷的战争啊!
指导朗读。
4.总结全某某: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那盛大的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某某、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全某某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有悲壮与豪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全某某。
5.指导背诵。
板书:
凉州词
醉
悲壮 豪迈
第三课时《夏日绝句》
一、导入
1.多媒体出示诗句,指导朗读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以毛笔书法的形式出现,配以琵琶声。
2.指导朗读。
二、.理解诗句意思
1.第一句,学生讨论、汇报(板书:生 人杰 死 鬼雄)
2.第二句,讨论、汇报(板书:有骨气 有气节)
3.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拓展项羽的故事)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出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统治者却在做什么?拓展资料(岳飞屈死风波亭)。
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的写这首诗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一定也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诗写道“遗民泪尽胡某某,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几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也是这种状况。
4.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某某,朗读升华
1.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配乐朗读全某某
四、作业
1.写一写《夏日绝句》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的其他诗词。
板书设计:
夏日绝句
生 人杰 有骨气
死 鬼雄 有气节
作业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唯一的一篇精读课文,因此它的意义就显得不同寻常。精读课文具有范例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教深教透教到位,才能起到样本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后面课文的学法迁移。
课文叙述的是少年周恩来在奉天求学时的事情,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立志“振兴中华”。与原来的人教版教材对比,课文的叙述顺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把“立志”提到了前面来叙述。这样先出示结果,再追述原因的写法,使文章结构更加巧妙,有引人入胜之感。
教学的时候,我们要牢牢把握单元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要达成这个目标,可以以课后第一题为抓手,展开教学。“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本册第四单元已经涉及,不同的是第四单元是单件事情的把握,而本单元是多件事情的把握,呈现螺旋上升。教学时可以引导一件一件的概括,再梳理事件之间的关系,连起来概括主要内容,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在于探寻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可以抓住课文多次出现的“中华不振”这个词展开设计,结合周恩来写的诗,拓展相关资料,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查阅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
4.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重点: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通过查阅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志”,师解说:“志”字,上“士”下“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或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称为“士”。而“志”就是“士”经过用“心”的思考立下的志向。
2.说说你小时候立下的志向吧!
二、检查预习,了解主要内容
1.理解课题
(1)齐某某课题
(2)结合预习,说说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2.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练某某生字词所在的语段
语段1: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语段2: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XXXXXXXXXX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语段3: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
语段4: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洗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3)抽查朗读,指导理解周恩来得到赞赏的原因。
①在这些读书志向中,不太好理解的是哪个?②理解“光耀门楣”:门楣是门框上的横木。想想光耀门楣是什么意思?③理解“当效此生”:“此生”指谁?“效”是什么意思?
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理清事件
(1)出示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生带着问题默读,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3)交流,梳理:
课文共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1-10);第二件事(11-14);第三件事(15-17)。
(第二、三两件事,学生可能不好分辨。可以出示相关人物,让学生将同一时间和地点的人物放在一起。
周恩来、魏校长、同学们
周恩来、伯父
周恩来、中国巡警、外国人、一位同学、女人、围观的中国人)
2.归纳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1)回顾第四单元学习的把握一件事主要内容的方法,思考这三件事的主要内容,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2)教师引导:关注“主要人物”
3.理清三件事的关系,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尝试说
(2)引导学生弄清: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是顺承关系,第一件事和第二、三件事是因果关系。
(3)用上关联词“因为XXXXXXXXXX所以XXXXXXXXXX”“之所以XXXXXXXXXX是因为XXXXXXXXXX”说清楚课文主要内容。
4.小结:归纳讲述多件事的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先弄清楚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想清楚几件事的关系,最后用适当的词语将多件事连起来,这样就能清楚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观察:你觉得哪些字不好写?
2.重点指导“赞、顾”“肃”
(“赞”的第一个“先”竖弯钩变成竖提;“顾”左边“厂”字里面是横折钩加竖提,不是“已”。
“肃”字下半部的笔顺为先两边后中间,而非从左到右。)
3.学生书写
4.交流评议
五、布置作业
1.了解周恩来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诗句意思和写作背景。
2.了解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的史实及当时签订的相关条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继续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复习概括包含多件事的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说清每件事的主要内容——弄清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用恰当的连接词串连。
3.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借助资料来探寻周恩来总理立下这样志向的原因,同时也思考一下我们读书的目的。
二、探究“中华不振”,了解社会状况
1.文章中有一个词语连续出现了三次,它告诉我们周恩来立志的最关键因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1-17自然段,把它找出来。
板书:中华不振
2.再读课文,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华不振”?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梳理、引导。
(1)聚焦“大不相同”:大不相同的除了街道,还有这个地方的人(女人、巡警、围观的中国人)的表现。
补充当时的“租界”的资料。
(2)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这不寻常的一切,都因为“中华不振”哪!
三、借助资料,探寻立志原因
1.交流资料,你认为十二岁的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是因为什么?
2.理解比喻句: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4.理解《大江歌罢掉头东》
(1)学生朗读诗歌
(2)教师解说诗歌大意
(3)思考:周恩来求学日本,是为了什么?
5.小结:周恩来在*_**救国的志向,并转化为行动,值得我们学习。
四、写出自己读书的目的和理由
1.少年周恩来生活的时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外交困,所以他才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你们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2.思考后交流
3.写一写。
五、总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出示周恩来生平最有代表性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周恩来传》,了解人民的好总理光辉、奋斗的一生。
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主要人物 事件
周恩来 1.立下读书志向 结果
2.听到中华不振
3.看到中华不振 原因
作业设计:
23*《梅兰芳蓄须》
教材分析:
《梅兰芳蓄须》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意义在于检验学生在精读课文当中学到的技能、方法的运用。因此教学时要准确定位,不要将略读课文教成精读课文。
《梅》一课讲述的是抗战时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戏而遭遇的困难,经历的危险,恰好也是三个事例:藏身租界,远避香港;蓄须明志,卖房度日;打针装病,险些丢命。这三个事例是层层递进的,困难逐步升级,危险步步加剧。
教学的时候,应当让学生先找出梅兰芳先生遇到的困难和危险的句子,运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所学到的方法,对单个事件进行归纳,然后再将三件事连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个事件中,以最后一件事“打针装病,险些丢命”最为严重,可以作为教学的一个点展开,来体会人物的高尚气节。本篇课文后面还跟着一个“阅读链接”——《难忘的一课》,是对课文的学习和补充,也是对“爱国情怀”的一个深化和升华。
教学目标:
1.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宁、要”。
2.能说清楚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教学重难点:
能说清楚梅兰芳拒绝演戏的办法、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2.教师: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初步了解梅兰芳
1.板书课题,齐某某课题
2.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梅兰芳?学生交流。
3.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如果是真实的人物,不妨进行资料的查找,便于更好地学习课文。
4.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正音
(2)多音字教学:要、宁,根据不同读音组词,根据词语意思来辨析读音。
nXXXXXng 表示安定、安宁的意思,如宁静、息事宁人;
nXXXXXng 表示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取一面时,如宁可、宁死不屈。
二、学法运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自主阅读“导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
(2)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现?
2.交流
3.小结:两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用了问号的句子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这样表达加强了语气。这样的句子就叫反问句。
4.同桌分别读两组句子中的反问在句和陈述句,体会语气的不同。
5.结合情境,尝试运用
(1)出示不同情境,思考,该如何回答才更恰当?
情景一: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XXXXXXXXXX
情景二: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XXXXXXXXXX
(2)同桌互相说一说,练一练
(3)全班反馈
6.拓展:
妈妈答应期末考好了带你出去玩,可是都放假好久了,总不见妈妈提这事,你想对她说:
7.小结。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某某,读准字音“曛”
2.指名朗读,全班齐某某
3.自主学习,说说对诗句的理解。教师提供注释:“曛”,昏暗的意思;“莫愁”:不要发愁;“知己”:指彼此互相了解而感情深厚的人;“君”:是对他人的尊称,诗中指朋友董某某。
4.透过诗句,你们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引导抓住“黄某某、白日、北风、雁、雪”等景物来讲。
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第七单元集备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七单元集备教案由用户“gao_zhi_feng”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