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公开课《故都的秋》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并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某某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意味深厚的词句,理解其表现技巧,提高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披文以入情,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体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感受文章所绘之景,体悟所抒之情,发现景与情之间的联系,从而领悟以情驭景、以景某某的表现手法;
3.通过运用创设情境和类似文本比较品味、以文解文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三)情感与目标:
1.联系社会背景,领会文章所表达的对故都深切眷恋和深远幽思的情感。
2.通过对文中美景的欣赏和优美语言的鉴赏,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景物,体味情感。理解和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某某”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知人论世”,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选取与作者感受的独特性,从而把握“故都的秋”中的强烈“主观色彩”;
(2)品味文中一些很见功力的字词。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点拨法、以文解文教学法、探究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师生自由交流话题“同学们对于秋风秋雨的感受”。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篇对秋天的与众不同的感触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正音(PPT)
知人论世
请看大屏幕,请一生读。
1、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某某,浙江XX人。代表作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某某》。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2、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
1、解题
问:“故都”就是北平,那么文题可否换成“北平的秋”?
明确:北平故都,曾是多代的国都,但到作者写这文章的时候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 “故”暗含了作者的一种深沉的眷念及怀旧、悲凉之感,“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题目明确而深沉。
2、请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全文。
要求:A、给段落编号,找出具体描写秋天景物的段落。
提示:宜慢不宜快,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
明确:第3-11段。
B、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给人的整体感觉是什么?
提示:提纲契领的句子中抓关键词,一般在句首、尾、中。
明确:清、静、悲凉。
清、静——景物的客观特点
悲凉——作者的主观感受
像这样提纲挈领,笼罩全篇、全段的句子就是课文的关键句。对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XX月色》中“这几XX里颇有点不宁静”。
3、对比南国秋:
现在,让我们用提纲契领、找关键词的方法寻找国秋的特点(慢、润、淡)
4、划分段落,归纳段某某
1-2 总起 南北异秋
3-11 分述 秋景趣图
12 论述 秋趣寻因
13-14 收束 舍命以求
引导归纳五幅秋景图
提示:抓关键景物、用四个字表达。
明确: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体现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鉴赏秋景
1.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破院赏秋。请生读第三段,其余同学勾划本段里的景物和描写人物的动词。
预设:作者独到的遣词造句跟我们平常的习惯用语不太一致,有些生僻字,导致不熟悉课文的情况下就不容易通顺朗读,但同学能把握住清静悲凉的特点已经足够。
明确: 景物:浓茶、天色、飞声、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心主观体验,而非事物的客观特点。这种写法就叫以情驭景。
小结
今天我们在郁达夫所展示的故都的秋景图中,较深入的探讨了作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赏秋景、深入探讨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作业
巩固性作业:与前一课《XX月色》比较阅读,谈谈两篇课文在情景处理上的相异点。
思考:寻找12段的关键句。
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静、悲凉 以情驭景
色:蓝某某、 首尾呼应
声:飞声、 对比烘托
味:细数、 以小见大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公开课《故都的秋》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公开课《故都的秋》教案由用户“末X诺”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