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姓名 班级
1.如图1,用∠B=∠C,∠1=∠2,直接判定△ABD≌△ACD的理由是( )
A.AAS B.SSS C.ASA D.SAS
2.下列给出的四组已知条件:①AB=10cm,BC=6cm,AC=13cm;②AB=10cm,∠A=35°,∠B=70°;③AB=10cm,∠C=90°,BC=6cm;④AB=10cm,∠A=60°,BC=10cm.其中可以画出唯一确定△ABC的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3.如图2,在△ABC和△BAD中,AD交BC于点O,∠1=∠2,添加下列条件仍不能判定△ABC≌△BAD的是( )
A.∠C=∠D B.AD=BC C.∠3=∠4 D.AC=BD
4.如图3,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水污染了,他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完全一样的一个三角形,他的依据是( )
A.ASA B.SAS C.SSS D.AAS
5.如图4,射线AB交CD于O,AC=AD,BC=B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
A.1 B.2 C.3 D.4
图1 图2 图3 图4
6.如图5所示,∠E=∠F=90°,∠B=∠C,AE=AF,结论:①EM=FN;②AF∥EB;③∠FAN=∠EAM;④△ACN≌△ABM.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7.如图6,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还不能证明△ABE≌△ACD的是( )
A.AD=AE B.BD=CE C.∠B=∠C D.BE=CD
8.如图7,已知点E、F在线段BC上,BE=CF,DE=DF,AD⊥BC,垂足为点D,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对.
A.2 B.3 C.4 D.5
9.如图8,在△ABC与△BAD中,AC=BD,若使△ABC≌△BAD,下列添加的条件错误的是( )
A.∠C=∠D B.∠BAC=∠ABD C.AE=BE D.CE=DE
10.如图9,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EDF,再添加一个条件,可使△ABC≌△DEF,下列条件不符合的是( )
A.∠B=∠E B.BC∥EF C.AD=CF D.AD=DC
11.如图10,若已知AC=DB.∠ACB=∠DBC,则可推出△ABC≌△DCB,依据是 .
12.如图,AB=12cm,CA⊥AB于A,DB⊥AB于B,且AC=4cm,P点从B向A运动,速度为1cm/s,Q点从B向D运动,速度为2cm/s,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 秒后△CAP与△PQB全等.
13.如图,AB=150厘米,CA⊥AB于点A,DB⊥AB于点B,且AC=30厘米.点P从点A开始以8厘米/秒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Q从点B开始以 厘米/秒的速度向点D的方向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 秒后,△CAP≌△PBQ.
/
14.如图,AC=AE,∠1=∠2,如果要使△ABC≌△ADE,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理由为 .
15.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E与CD相交于点O,且AD=AE.则图中共有 对三角形全等.
16.如图,已知∠ABC=∠DCB,增加下列条件:①AB=CD;②AC=DB;③∠A=∠D;④∠ACB=∠DBC;能判定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意一点,点E在AD延长线上,且BC=BE.
(1)当α=30°,点D恰好为BC中点时,补全图1,求∠BEA的度数;
(2)如图2,若∠BAE=2α,此时恰好DB=DE,连接CE,求证:△ABE≌△CEB.
/
25.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BE与∠ACB外角的平分线CE交于点E.
(1)如图1,若∠BAC=40°,求∠BEC的度数;
(2)如图2,将∠BAC变为60°,则∠BEC= °.并直接写出∠BAC与∠BEC的关系;
(3)在图1的基础上过点E分别作EN⊥BA于N,EQ⊥AC于Q,EM⊥BD于M,如图3,求证:△ANE≌△AQE,并直接写出∠NAE的度数.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由用户“JACYH”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