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以下为《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教师不仅有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责任,而且有义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正确的教育态度

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对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是一个教师对整个教育的认识所决定的。其中有无正确的"学生观"则是关键。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生观",并支配他们的教育行为与方式。例如,学校里有一些教师觉得调皮捣蛋,作业拖拉的学生难教育。他们对那几类学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最后导致他们采取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放纵、高压。从而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实教师应正确,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既要看到学生有尊重,崇敬老师,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关心与鼓励(特别是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一面,也要看到学生有"独立性",有自己的头脑,思想,生活经历和行为习惯,有自己的自尊,自信的一面。他们可能会为了表现,证明自己的某种能力而拒绝老师的指导、帮助。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学生,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积极"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要有积极的情绪感染力

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自身的力量,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题海战",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并且经常占用学生的空余时间。最后成绩是上去了,但是这个班的学生却被别人称之为"圈养鸡"—呆板。这种情况也告诉我们在过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素质教育提到: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课业学习安排上,每天总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小学低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中高年级不超过半小时。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到实处,给学生合理的课业负担。同时还应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来完成这一任务。

四、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开设了艺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活动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同时也将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纳入其中。

活泼、愉快的生活体验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有益。因为活泼好动本身就是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之一,也是他们身心健康的要求和表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为活动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愉快、欢笑、成功的活动机会。在活动中学生还能够释放掉多余的能量,缓解紧张心理,陶冶自己的情操。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必要。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资源。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由用户“manan114”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1-13 05:13:29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e5/d2/17165.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e5/d2/17165.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