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雁荡山景区》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雁荡山景区》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十一章华东旅游区第四节浙江省的内容。雁荡山景区为首批国家5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为浙江省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已成为国内外的旅游热点。因而说《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是这一章节的重点之一。本节教材首先通过对雁荡山的地貌介绍让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对“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的特色逐一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雁荡山奇、秀之美,加深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为祖国的旅游事业服务。
【学情分析】
高一旅游班的学生,对专业课大多数还是感兴趣的,学习态度较为认真;但课堂积极参与性不够,因此课堂上要借助视频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角色扮演的方法及小组讨论法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掌握雁荡山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及特色。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旅游景点的欣赏能力,为今后的导游服务工作打好基础。
2、能利用线路图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游客进行讲解。
情感目标:领略祖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牢固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
【教学重点】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
【教学难点】如何观赏灵峰夜景,体会“一景多变、移步换形”的特点
【教学策略】
根据本节教材教学目标和职校学生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运用了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并借助视频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喜爱的电视纪录片,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学习、讨论、编写导游词、扮演导游讲解,探究性地学习,使学生动脑动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尽量多地使用赞美和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
【教学课时】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和一段(〈神雕侠侣〉剧组移师雁荡山拍摄)新闻引出旅游景点雁荡山。并提出疑问:为什么选择雁荡山,它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爱的电视剧剧照及相关新闻导入,并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以石激浪的效果。
整体感知
课件先后展示(浙江省导游图、雁荡山景观分布图)
教师设疑:1、为什么地图上有三个雁荡山?人们通常所指的是哪一个呢?
2、雁荡山的景观线路图形状像什么?名称由来跟它有关吗?
(学生思考)教师根据两张地图解答以上两个问题的同时介绍雁荡山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主要景点,让学生对雁荡山有个整体认识,让学生体会到雁荡山的旅游价值,激发学生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及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学生在观察雁荡山景观分布图时会发现三个不同于其他绿色标志的红色标志,教师引用徐霞客的“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这句话来引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雁荡三绝”。
启发----欣赏----学习----思考
灵峰景区: A、课件展示(灵峰景区),景区核心——合掌峰;景区精华——灵峰夜景
B、学生看录像从感性进一步认识灵峰日景耐看、夜景消魂的特色
C、教师提问: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最多的一组为胜,评选为“独具慧眼奖”。教师以袁枚的〈大龙湫〉来总结大龙湫的形态特征。
形成原因:教师设疑(什么原因形成这么这座奇、秀之山呢?)
学生观看短片,教师请同学个别回答。(学生可以在短片里面找到答案)归纳得出: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火山爆发和流水侵蚀
课堂小结
灵峰景区
灵峰夜景
灵岩景区
灵岩飞渡
大龙湫景区
一年四季、一日之间形态各异
知识以汇总图表示出来,直观,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布置作业
1、雁荡山风景区有哪“三绝”?为什么说雁荡山是“造型地貌博物馆”?(请举例说明。)
2、雁荡山的特征是什么?(请你用几个简练的词语来概括)。
【板书设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雁荡山景区》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雁荡山景区》教案由用户“lllmengzzzz”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