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语文白鹭教案》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语文白鹭教案

以下为《语文白鹭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 白 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为文中第6~8自然段所描写的画面分别起一个名字。

4.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为文中第6~8自然段所描写的画面分别起一个名字。

难点

结合课文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领,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一开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教师范读)

2.激趣:其实,这首诗还是个谜语,写的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水鸟,知道是什么吗?

3.板书课题:白鹭。(带领学生一起读)

4.白鹭入诗,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写的,杜甫也写过,记得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实,何止是古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大诗人、作家郭沫若也写了白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5.那么,为什么古今诗人都喜欢描写白鹭呢?到底白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品读郭沫若先生的《白鹭》开始探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词,力争把课文读通读顺,同时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下来。

2.学生自由读书,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读后汇报: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什么?

出示句子——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朗读感知。

三、自由练某某,互相评析

1.你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

2.学生分组,互相评析指导。

四、写字指导,学生临写

1.老师示范生字。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板书: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设疑导入

出示句子——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有感情地齐某某。

2.设疑:课文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呢?

二、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精巧”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读第1~5自然段,把具体写白鹭精巧的语句画出来。

3.自由读第1~5自然段,思考、圈画、批注。

4.指名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5.品读句子:“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1)白鹭的外形特点是怎样的?

(2)白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受呢?

(3)白鹭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体会第3自然段的对比、烘托手法。)

6.由此看来,白鹭实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诗!你会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它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1~5自然段:诗就要读出诗的味道来。

三、感悟第6~8自然段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既是一首诗,那它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面美感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6~8 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画面起名,该用什么名字好呢?

2.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你给画面起了什么名字?

4.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下做上记号。

5.欣赏画面:根据学生回答调整。

(1)清田钓鱼图——

①引导学生理解“钓鱼”的拟人化;

②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完整、和谐美;

③学习步骤:找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体会。

(2)清晨w?mdash;—

①引导理解:

A.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

而白鹭又是怎样的?(读读第7自然段)

B.你认为它是在w穑?/p>

想象说话:“它真的是在w穑炕蛐硭窃?hellip;…”

C.指导朗读:该把句后的问号读成什么符号,才能把这种想象的意境读出来?(省略号)

自由读、指名读、齐某某。

(3)黄昏低飞图——

引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飞来一群白鹭是一种什么感觉?朗读并体会。

6.这就是白鹭,它钓鱼时的悠闲、w钡挠迫弧⒎尚惺钡聂嫒唬既萌司醯盟悄茄脑衔段耷睿?/p>

7.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自由读读第9~10自然段,想想自己想说些什么。

(1)自由朗读并体会。

(2)指名汇报:

理解: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回顾课文,指导内化:“白鹭________,因此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8.总结升华。

齐某某最后一自然段并体会。

四、指导背诵

1.自读课文,根据提示,同桌互背。

2.开火车背课文。

3.背诵展示交流。

五、深化拓展

介绍有关白鹭的古诗:杜牧的《鹭鸶》、杜甫的《绝句》、张志和的《渔歌子》等。

板书: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是简单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我让学生在读中享受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适宜”的形之美;在读中感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意之美,并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第二部分“读中品味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从读中遐想白鹭韵味无穷的生活画面,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提炼自己独具匠心的“画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适时运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极其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中,师生、生生间的交流魅力四射,孕育出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想象,孕育出充满浓浓语文色彩的快乐课堂!

2 落花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用一段话写写身边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的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联系实际体会课文重点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用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渗透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做一个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运用本文写作方法尝试写身边的人。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的能力。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的能力。

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打一种植物。“根和胡须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谜底:花生)

2.出示花生图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这种植物的花落了,果实长在土里面,所以叫落花生。

3.板书课文题目,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标出来,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2)理解词语。

出示重点词语,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

2.再次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划分全文段落层次,并讨论段意。

3.学生讨论交流划分的段落。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亲提议过花生收获节,并做了准备。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

4.根据划分的段落朗读课文。

四、小结全文

1.同学们,课文题目是“落花生”,你认为课文着重描写的是什么?你们从课文内容中发现了什么?

(写“种花生、收花生”作者仅仅用一个自然

段,而更多笔墨是在描写父亲与孩子们“边吃边议花生”上。)

2.课文中的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在下节课共同研究吧!

板书:

落花生

事情的发展顺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母亲提议过花生收获节。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议花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难点

在学习中,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重点内容

1.导入:普普通通的花生竟能引出这么多话题,使我们也对花生产生了兴趣。

2.作者一家人在议论花生的什么?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

二、整体感知,抓重点内容

1.默读课文,回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议花生”是详写。)

三、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的道理

1.出示学习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5自然段。

(2)找出父亲几次对孩子们说的话,看看父亲讲了花生的什么,又想告诉孩子们什么。

(3)画出关于作者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的感悟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赞花生。

“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①朗读课文第7~10自然段,想一想,大家谈论了花生的哪些好处?父亲的观点是什么?

(大家谈:味儿美、能榨油、便宜。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②出示父亲第一次议论花生的语句,思考: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说明即使花生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需要别人去挖掘、发现。)

③父亲借用其他事物的生长特点是想告诉我们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学花生。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一谈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是什么意思。

(父亲教育子女要做能实实在在地为人们做好事的人。)

(3)做有用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作者的话的理解。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作者虽然年纪还小,但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没有好处或贡献。)

4.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体会写作方法

1.作者借落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为什么?(借物喻人。)

2.我们曾经还学习过哪些借物喻人的文章?

3.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那竹子、梅花、蜜蜂、路灯这些事物能让你想到哪些人?

4.讨论交流。(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建筑工人……)

5.课文的内容安排很特别,前面的内容写得较简略,后面议花生的篇幅较多。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这样能分清主次。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他内容略写,但可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代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拓展练笔

1.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们再想一想作者的笔名,你们明白他为什么叫“落华生”了吧!

2.请同学们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写你身边平凡的人吧。

板书:

落花生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侧重于引导学生对父亲与作者的对话内容进行探讨,交流,感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是作者听了父亲两次议花生后的感悟。我让学生通过多次地朗读在理解了花生的可贵之处后,再让学生体会这句话的内涵,就容易了许多。随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有哪些人像落花生,朴实无华、不图名利、默默无闻,为他人为社会作着贡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我的启发下,感悟到“清洁工”“邮递员”“建筑工人”“警察叔叔”“教师”等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样安排下来,学生受到了充分的情感熏陶。

3 桂花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品读重点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难点

1.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春天是绵绵细雨,夏天是狂风暴雨,冬天是凄风苦雨。那秋天会下什么雨呢?秋天会下桂花雨。桂花雨是什么雨呢?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篇文章,写的就是桂花雨,是由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想不想读呢?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出示要求:读准生字音,读通每句话。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出示词语,在文中找一找这些词语。

三、再读课文

师:我们把词语放入文中,再读课文,牢记这些词。

1.要求:读完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读文。

3.讨论:

(1)课文讲了哪种事物?

(2)围绕这种事物,作者写了哪些回忆?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摇桂花的快乐情景。)

四、理清文章脉络

1.想想文章哪几个自然段讲“摇桂花”。

(第5自然段讲“摇桂花”。)

2.想想第2~4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 “桂花香”。)

3.想想第7~8自然段又是写什么呢。

(写“忆桂花”。)

五、检查读书

现在我们已经理清了脉络,请大家再次有条理地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男生读第1~2自然段,女生读第3~4自然段,读完之后指名评价。

2.齐某某第5~6自然段。

六、指导写字

1.教师示范引导书写生字。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

桂花雨

摇桂花  桂花香  忆桂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品读桂花“香”, 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感受“摇花乐”,体会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2.能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后练习中重点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后练习中重点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难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琦君的童年,一起感受——桂花雨。(齐某某课题)读着这篇散文总有一股桂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地再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情景,那么,桂花和桂花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相机板书:香  乐  甜

请你读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带有“香”的语句,体会一下在这些句子当中又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二、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文字

1.过渡:下面我们来谈谈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生朗读,说体会。

①有哪个字说它真的很香?(浸)我们写香一般都用“飘”,作者为什么用这个“浸”字?(用“浸”字就好像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感觉到桂花香。所以这个“浸”字用得恰当,用得传神。)

②指导朗读。读这句话的时候,注意要把浸字读得轻一些、软一些。谁愿意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真好!我们全都浸在了花香之中,除了这个“浸”字用得传神,文中还有一个“浸”字。

2.出示: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①生读,画出“浸”。桂花在全年中哪个季节开放?在桂花盛开的季节,整个村庄飘满香气,但作者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难道这个桂花整整开了一年吗?其实,要理解这句话需要联系第3、6自然段。

②指名读第3、6自然段。

③是啊,当桂花盛开的时候走进小琦君家乡的村庄,远远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当桂花落了,母亲把晒干的桂花,送给邻居们泡茶,做糕饼,平时一家做了全庄人都能吃到,享受到这份香甜,所以“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那么你从这个“浸”字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快乐、幸福、浓浓的乡情。)

④指导朗读,谁能读好这两个自然段?

过渡:这香气不仅弥漫了整个村子,还弥漫在人们的心里。找一找,文中还有写到“香”的吗?

3.学生读。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这个“香”在哪里?“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读这句话时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感情?(快乐)

②这是一场芳香无比、快乐无比的桂花雨,让我们用心品味。读散文有很多种读法,会读的同学会从文字中看到画面。默读这段文字,用心去品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畅谈画面)

③师:摇桂花真有这么快乐吗?

师:摇桂花和桂花雨带给“我”的是无比的香甜、无比的快乐,难怪作者说摇桂花对她来说是件大事。

4.出示:“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幻灯出示楷书名帖。

简介唐代的楷书名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

3.介绍欧体。

(1)简介欧阳询的生平。

(2)欧体的基本特点:

  左侧右伸(例字:祸 德);

  加粗点画(例字 :王 大);

  左小右大(例字 :功 物);

  采用纵势(例字: 井 测);

  省略点画,更改点画形态和组织系统(例字 :忧 袭)。

(3)欧体的整体特点: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

4.课堂小结

欧体平正端庄,险劲生动,是我国书法的杰作。

板书

写比喻句

学会排序

书写提示:欧体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在本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注重拓展,如在“词句段运用”中,出示三首与书有关的现代诗,引导学生朗读,感受人们对书的认识,打开学生视野;在“书写提示”中,除了介绍欧阳询,还介绍了唐代的楷书名家及代表作,让学生对唐代楷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乌鸦喝水》教案和实录 反思
  2. 1 白鹭(教案)
  3. 五下语文教学计划
  4. 1 白鹭(教案)
  5. 1.《白鹭》教案(完)
  6. 隋唐五代文学
  7. XX诗教案设计
  8. 小学 三年级组 教学内容分析
  9. (教案1)8 雨点儿
  10. 信息化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11. 古诗检测(提高卷)答案
  1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1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14. 心理健康教育
  15. 《窃读记》教学反思
  16. 《猫》教学反思
  17. 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18. 【教学方案】小学语文乌鸦喝水示范教案
  19. 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5-Lesson-30-A-Famous-Friend教案-(新版)冀教版
  20.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以上为《语文白鹭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语文白鹭教案由用户“bbc5578”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04-23 15:13:07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a3/0b/54983.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a3/0b/54983.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