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米拉的肚子》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米拉的肚子——大班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喜欢阅读
能带着问题阅读
大胆讲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组织幼儿安静的坐好,有序的传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大书,一起认识封面,读故事标题,引导幼儿猜测主人公的名字,故事中可能发生的事。
2.带着问题阅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米拉的肚子怎么了?
3.幼儿自由阅读故事,适当引导,注意幼儿最喜欢哪一页,幼儿在阅读时是否发出笑声。
4.阅读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小朋友看完了,你觉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米拉的肚子怎么了?
(3)米拉的肚子发出了什么响声?
(4)开始的时候老师和小朋友喜欢米拉的肚子发出的响声吗?
(5)你们觉得肚子发出响声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吗?为什么?
(6)你们喜欢米拉的肚子吗?为什么?
(7)后来米拉的肚子还在响了吗?
(8)肚子不响了换成哪里响呢?
(9)屁股响、肚子响好笑吗?能不能嘲笑别人呢?
5.小朋友,你们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和小朋友在一起,或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让你觉得受委屈(难过)的事情呢?
6.幼儿有序的传书,师幼一起整理物品。
教学反思
《米拉的肚子》故事中的米拉肚子经常会发出响声,因此招来了同伴们的嘲笑或家人、老师的不理解,甚至受委屈,直到有一天肚子的响声吓退了老虎、救了同学们,大家才对她有好感。但是后来肚子不叫了,代替她的却是屁股的响声。故事对我们大人很有教育意义,要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一)目标一深入不够。 分析:图画书画面不形象,幼儿在阅读时老师没有重点引导。 对策:老师应提问引起幼儿的注意,让幼儿更认真的看画面,找出米拉肚子响的原因。
(二)幼儿的阅读习惯不怎么好。 分析:老师引导幼儿自由阅读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好像都有在观察画面,但是存在着走马观花的现象,并且喜欢聊天。 对策:自主阅读就是要让幼儿自己阅读,安静的阅读。因此,阅读习惯应该在平时就要培养起来。活动中老师可以说:“好,小朋友们自己看书,尽量不要有声音”这样幼儿应该就能较明确老师的要求。
(三)幼儿自由说的时间不够多。 分析:幼儿在自由阅读后,分享交流时老师提的问题太多,占用了幼儿很多时间。 对策:幼儿在分享交流时,老师可以提一两个具体的问题,如:说说你喜欢的图画和喜欢的原因。让幼儿大胆的自由的讲述。师作简短小结。 早期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人的阅读能力被视为一生中重要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基础。而生存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孩子,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的观念,更需要通过阅读与书不断对话,逐渐学习独立思考和理解表达,丰富知识,发展个性,提高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而作为我们幼儿教师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度,即要有自己学科教学的特点又要有别于小学教育中的阅读识字。做出特色不容易,但只要本着遵循幼儿特点,找到真正适合幼儿学习的方法,我想,我们的早阅教学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米拉的肚子》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米拉的肚子》教学设计和反思由用户“wuxtx”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