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9 古诗三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
教学
要求
1.会认“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生字,会读“万某某、摩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
课时
3课时
/
/
1.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正确读写古诗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
/
多媒体。
/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都很喜欢古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朗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愿举手朗读古诗。
3.教师评议,相机把古诗分成两组。(出示多媒体)
田园诗:《乡村四月》《归园田居》《村夜》
边塞诗:《出塞》《XX词》《塞下曲》
4.谈话揭某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军行》,就是一首边塞诗。(板书:从军行)
5.播放歌曲《从军行》,学生自读古诗。
6.理解古诗题目。(出示多媒体)
“从军行”,乐府曲某某,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7.简介作者。(出示多媒体)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安.长(今**_*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某某丞。晚年贬龙标(今**_*尉。世乱还乡,道出XX(一作濠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某某”之称。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皆有名。其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
二 初读古诗,解决字词
1.初读古诗,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2.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古诗。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意。
四 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学习诗句。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XX关。
①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②读了“青海长云暗雪山”这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从“暗”字中你读出了什么?(暗,荒凉,阴沉)(板书:青海 暗雪山)
③播放雪山景色的视频。
a.学生欣赏雪山景色的视频。
b.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以及看后的感受。
④“孤城”是什么意思?(孤零零的一座城池)“遥望”是什么意思?(远远地望去)
⑤为什么这两句诗特别提及青海和XX关呢? (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形势有关。青海是唐军与敌人多次作战的场所,而XX关某某是敌人的势力范围)
⑥出示与XX关有关的图片及文字。
指名回答:看了图片及文字,你觉得XX关处在一个怎样的地方?(XX关在茫茫的戈壁上,看起来是那么荒凉、孤寂、冷清)
⑦这两句诗中的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孤)为什么?
a.“孤城遥望”让人感受到城“孤”,有萧某某、荒凉感。背景的辽阔,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孤单和渺小。
b.“孤城遥望”让人感受到“孤城”中的人“孤”。这“孤城”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将士们久住“孤城”,举目无亲,孤苦伶仃,思家怀乡。(板书:孤城 XX关)
⑧学生想象场景,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国的人,都应该把杜甫作为心中永远的楷模。
/
引导学生凭借阅历、工具书、文化积淀来学语文,了解杜甫诗歌作品的写实,知道杜甫的“沉郁顿挫”,知道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处境,通过读诗了解当时的历史。 让诗歌的学习沉浸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借对此诗的学习唤醒对其他诗歌的学习兴趣,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
/
从军行
青海 暗雪山
孤城 XX关
百战 穿金甲
不破 终不还
豪情壮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某某
五千仞岳
山河壮丽
遗民泪尽
南望王某某
山河破碎
忧国忧民
闻官军收河南XX
涕泪
喜欲狂
放歌、纵酒
即从
便下
极度喜悦的心情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9 古诗三首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9 古诗三首教案由用户“spf110”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