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 副本》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学科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教科版
一、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本课有两个内容:一是沉浮实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哪些东西是沉哪些东西是浮的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因此,本节课要使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多种物品的沉浮,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第二个内容是认识木头,学生通过对木头制品的用途的调查,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放在水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材料的特性这一概念是模糊不清的,通过本内容的研究与学习,旨在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有初步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理解。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实验,本课就是想通过实验前的启发与引导,对实验的观察记录进行总结,让学生猜一猜教师给出的物品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进行分类,提出验证的方法。在教师的规范指导下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对实验记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结果”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能力和密度的大小等来描述。
2.不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验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验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手段(准备):
学生准备:塑料片1(正方形)、塑料片2(圆柱体)、木头1(大)、木头2(小)、金属1(钥匙)、金属2(回形针)、纸1 (大)、纸2(小)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要求,实验表格,一些木质材料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周围都是有那些材料呢?(板书多媒体出示多种材料)那这些材料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板书课题)
小树枝是浮在水面上的,小石头沉了下去。?
教师通过谈话进行导课,一方面引导学生对前面知识进行回顾,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材料的沉浮
1.认识材料
今天老师帮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组长打开我们的材料盒和小组成员一起分析这些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多媒体出示活动的要求:(1)把同一材料的物品放在一边。(2)每个成员积极参与给材料进行分类,把同一类的放在一块。(3)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声音小,活动的程序好,速度快)
2.汇报交流
3.沉浮的预测与实验:
(1)如果将这些物品放在水中,你认为它们可能是沉还是浮?
(2)猜测这些物品的沉浮情况。为了简明方便,我们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利用简单符号描述我们的预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六、实践反思
这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从旁协助的探究性课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从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学得知识,远远要比填鸭式教学方法要有效果。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集中,他们会对实验充满了兴趣,而不是整堂课都是老师讲,他们听,就会觉得学习的知识没有在生活中体现,从而忽视了生活处处充满了知识和智慧。而这种课程的设计往往体现了学习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中。
不过其中也出现了许多小问题,比如有部分小组没有完成全部的任务,小组合作时有个别小组成员并没有完全参与,感觉无所事事。整堂课的流程也不够流畅,需要在细细考量,然后高估了学生水平。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 副本》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 副本由用户“wangmingguang”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