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一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6页主题图,第47页情境图及有关的做一做。练习九的第1、2题。
本节课是基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一种简便运算。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景提供同数相加的资源,通过学生的列式和计算的体验,进而产生对加法运算麻烦的感觉,从而引出乘法,了解乘法的意义,体现乘法运算的简洁性。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乘、除法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加法和乘法的对比中凸显乘法的简洁,在借助加法算乘法的过程中体会两种运算的联系,增强学生联系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四则运算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了解乘法与同数连加之间的联系,体会乘法表示的简洁性,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通过数学活动增强学习的求知欲,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对应思想和简洁美。
(四)学习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五)学习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图说乘法意义并写出乘法算式。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乘法的初步认识》名师教学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1)预习教材第46页。
(2)计算下面各题:
3+3+3= 2+2+2+2= 7+7+7+7+7=
思考: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种问题吗?
(二)课堂设计
1.情景导入
(出示情景图)
师:这节课孙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们想去吗?
师:你最喜欢里面的哪种游乐项目?
下面让我们一起一项一项地游玩。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游乐场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问题探究
(1)同数相加问题
(课件展示教材主题图中小飞机)
师: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1:每架小飞机上的人数有什么特点?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师:“小飞机上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师:要求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
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教师来写。
思考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一听就明白该怎么写吗?
生:一共5个3相加。
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解决小飞机的?
小结:先观察,从图里找条件。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列式解决。用这个方法:找条件,提问题,列算式,来研究小火车。好吗?
(课件展示教材主题图中小火车)
师:先观察小火车图,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决呢?想一想,然后请你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吧!
师:谁能用几个几相加更简练地说一说你?
(课件展示教材主题图中过山车)
接下来,我们到最刺激的过山车项目里看一看。
同桌互提问题并列算式。
思考3: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加数相同)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能熟练地用加法解决问题,所以放手让学生解决,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加法算式中加数都相同的特点,让学生简练地来说的引导,初步感知“几个几”与同数连加的关系,为理解和概括乘法的意义打下基础。】
(2)建构乘法的意义
师:如果这列过山车有20节,想一想,算式会是怎样的?是几个2相加?你有什么感受?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呢?
小结: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就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7个2相加,怎么用乘法表示呢?有同学知道吗?
师:7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可以写成:2×7=14,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算的意义。先用小棒摆。用小棒摆3个4、4个3,并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感受相同加数与个数的区别。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概括出“几个几”,再写出加法、乘法算式。然后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算式改为乘法算式。如:7+7+7=( )×( )=( )×( )
(2)引导学生理解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请比较3+3+3+3+3=15与3×5=15,这两个算式的数据有何不同?第一个算式中的数分别表示什么?第二个算式的数分别表示什么?你喜欢哪一种算式?为什么?
本节课后感觉学生学得比较扎实,积极性较高。但对“2个4相加 2与4相乘 2个4相乘 ”这类的题,孩子们有困难,需在练习中加强对比,认真审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由用户“ctsfelix”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