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等差数列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2.2等差数列的前n项某某(第一课时)
姓名:
张某某
工作单位:
***学
学科年级:
高二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高中数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等差、等比两个基本数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某某公式及其简单应用.它与前面学过的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为后面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某某、数列求和等内容作好准备.因此,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重点.与几何、函数等其他数学领域知识结合性强,是方程思想等诸多数学思想的学习载体,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
二.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说明本节课可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
以学生探究为主,老师适当指导,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为科学勇于创新、不懈努力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
1.借助几何图形,通过直观感知,能自觉获得等差数列的前项某某公式的推导思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再次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2. 理解公式,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通过公式运用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等差数列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等差数列前n项某某公式的推导;
2.倒叙相加思想方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公式中几个变量的区分和理解.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整体素质较差,不愿动脑,动手
六.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1、(播放媒体资料)印度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七世纪莫某某……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见图),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
即: 1+2+3+······+100=?
少年高斯是如何快速地得出了结论的呢?
高斯用的是首尾配对的方法.
特点: 首项与末项的和: 1+100=101,
第2项与倒数第2项的和: 2+99 =101,
第3项与倒数第3项的和: 3+98 =101,
· · · · · ·
第50项与倒数第50项的和: 50+51=101,
于是所求的和是: 101×50=5050.
S100 = 1+2+3+ ······ +100= 101×50 = 5050
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探究1:求1到n的正整数之和 即:sn =1+2+3+……+n
/
2、看谁算得快:如图一堆钢管有多少根?
5+6+7+8+9==35
3、探究2:那么,对于一般的等差数列,又该如何去求它的前n项某某?
即: =a1+a2+a3+……+an
证法1:利用定义可得:
两式相加可得:即
证法2:
∴(1)+(2)可得:2
∴
公式变形:将代入可得:
综上所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因此公式的发现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逐步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推导的过程,并弄清楚每个结论的因果关系,要适当延迟判断,多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重视思路分析的训练.
2. 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的训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公式,例题的变式训练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在开展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 2.2等差数列的前n项某某
1+2+3+······+100=?
公式的变式: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等差数列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由用户“pinchw”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