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课题】: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设计】:杨某某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学情分析】:《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是《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中的第一节,这一章是开启整个高中阶段代数学习的大门。本节内容是函数学习的基础,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感受到集合是作为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的基本语言。
学生初次接触集合,他们很难认识到集合的概念,所以要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抽象概括集合的含义,并通过类比数的大小关系和运算联想集合的基本关系和运算,让学生体会人们学习新知识的基本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会使用符号“∈”或“(”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集合中元素的特性;能应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有关参数问题。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突破点】: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例子中的“研究的对象”来引出集合和元素的概念,随后介绍一些特殊集合的记号和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教法、学法设计】:合作探究式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题引入
问题:1、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考察下面几组对象:
(1) 1,2,3,4,5,6
(2)与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
(3) 所有的直角三角形。
(4) x+y,3x+2,4y3-x,x2-y2
(5) 某农场的所有拖拉机。
(6) 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问题:上面各组对象分别由什么来组成?
为了解集合的含义做铺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讲授新课
一、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简称为“集”。
问题:你能说出集合中元素的特点吗?
二、集合的性质:
1、集合的确定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
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 “我国的小河流”、“公园里好看的花”、“接近零的数”是不能组成集合的。
2、集合的互异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
例如:不能写成{1,1,2,3,3,4,5}
3、集合的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例如:集合{1,2}与集合{2,1}表示同一个集合。
三、集合的表示
1、集合一般用大括号表示,为方便起见也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D,……
2、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c,d,……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 a ∈A
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 a(A
例如:设B={1,2,3,4,5} 那么3∈B,5∈B,-1(B,(B
4、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由方程x2-1=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1}
例: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数组成的集合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合概念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
2.课本P11 习题1.1 A组 1、2、3、4
板书设计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课题引入 三、例题
二、讲授新课 例1 例2 例3
1、集合的概念 3、集合的表示 练习 练习 练习
2、集合的性质 4、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由用户“菇凉儿2”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