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认识声现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2) 知道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3) 知道声具有能量。
(4) 人的发声和听声范围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发声现象, 能简单地描述发声体的共同特性,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2) 通过“真空铃”实验, 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推理法。
(3) 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初步的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4)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节学习, 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在声的广袤空间中, 声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 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2) 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 激发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
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真空铃”实验和声波。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音乐视频,你知道身边形形色色的声音都是怎样传播和接收的吗?
(通过创设情景, 唤起学生对声音的探究欲望。进而引导学生思考: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声音的产生
1.声源 :
2.探究声的产生
教师: 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①学生让身边的物体, 如刻度尺、橡皮筋、硬纸片、塑料薄膜、乐器等发出声音, 进行体验。
②教师演示音叉振动发声的实验。
(1) 先让学生体验不敲音叉(没有声音) 和用小锤敲音叉时(发出声音), 音叉有什么不同?
(2) 教师让一个学生触摸音叉, 亲自体验音叉不发声和发声时的区别。并让学生说说他的感觉。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如何让同学们都能明显观察到音叉发声时在振动呢?
(3) 教师将乒乓球用细线吊着靠在音叉旁边, 如图1 所示, 再敲击音叉。让学生观察。
将不明显或不易直接观察的实验现象转换为容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这一方法叫“转换法”。
(4) 音叉在振动发声时, 教师再用手捏住音叉, 声音马上消失。
这部分探究实验的设计,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自己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究、乐于探究的良好科学素养。
③.器材:小鼓、绿豆;音叉、烧杯和水;橡皮筋、塑料盒;及身边的物体。
分组实验:(有的物体在发声时, 振动现象并不容易直接观察到, 学生在这一探究活动中, 可能较难发现发声体的共有特性。但通过这个小活动, 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实验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伴有 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 发生的。
3.应用
优美的琴声来自琴弦的
青蛙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
教师介绍自然界一些动物的特殊发声方式, 相互交流。
声的传播
1.从现象到理论过渡: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2.真空铃实验
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罩内,通电以后我们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
用抽气机逐渐抽取罩内的空气,这时我们会发现 。
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我们听到的铃声会
由此推想,当罩内为真空时,我们将 ,这里运用了 的研究方法。由此实验证明了 。
3.在了解气体传声的基础上,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液体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声频率范围是:20 Hz ~20 000 Hz。低于20 Hz 的是次声, 超过20 000 Hz的是超声。对于次声和超声, 人耳都听不到。次声和超声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3.请学生讨论思考: 为什么人们通常形容蝴蝶飞的姿态———翩翩飞舞, 而描述蜜
蜂时, 则是“ 嗡嗡嗡冶地飞?
介绍耳朵的主要构造, 如图3 所示, 阐述人耳的听声过程。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声源: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形式:
真空罩实验
声音的介质:
声音具有能量,声音能传播信息
声速
声速:
表格信息:
人的发声和听声
发声:
频率:
听声
超声与次声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由用户“依路佑你”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