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2)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归纳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归纳分析的能力。
(2)树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三、教学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知识的同时,关键是教学生方法。本节课基本方法是以生活中实例和实验为先导,综合启发式教学。整体思路为:教师导入→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演示实验→教师讲解→归纳小结→课堂练习。本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原则。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习
旧
知
【提问】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为什么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而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各不相同呢?
学生回顾所学并回答
知识回顾,为本节课做铺垫
教
师
导
入
【设问】既然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呢?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
既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都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小组思考、讨论完成后回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思维
意识,埋下伏笔
小
组
讨
论
1、常温下单质碳的稳定性
【思考】①木质的电线杆,在埋入地表前将表面微微烧焦的目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古代字画(用墨书写)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2、可燃性
【提问】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泼性又如何呢?请同学们回忆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将门窗紧闭,用煤炉来取暖,但往往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这是为什么?你们知道是什么气体吗?这种气体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联系实际,结合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领会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学生默写化学方程式
理解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说明碳有可燃性,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而服务的深刻道理。
联系实际,增强安全意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演
示
实
验
3、碳的还原性
【设问】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2或CO,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提问】①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是什么?
②该反应中提现了氧的什么性质?
③该反应说明碳有什性质?
观察并记录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后粉末中有红色物质。
写出化学方程式
小组思考、讨论完成后,组内代表展示(学生回答、书写方程式)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对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认识,证明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性。
教
师
讲
解
【分析】在这个反应里,碳与CuO中的氧结合变成CO2,发生了氧化反应。而CuO失去氧变为Cu,像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那么是什么物质夺取CuO中的氧,促使CuO发生还原反应呢?是碳。因此,像碳这种能够夺取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另一方面,CuO提供氧,被称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小结】在化学反应里,对反应物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碳、氧气和一氧化碳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 )
A.4:8:7 B.3:8:11 C.3:8:7 D.3:4:7
3.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黑色粉逐渐变红色,石灰水无变化
C、黑色粉逐渐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
4.下列反应中,碳不体现还原性的是
A. CO2+C/2CO B. 2Mg+CO2/2MgO+C
C. C+H2O(气)/CO+H2 D. 3C+2Fe2O3/3CO2↑+4Fe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由用户“ly54333099”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