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生活即教育疫情即成长心得体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生活即教育疫情即成长?孩子能从疫情中获得什么
在这次全国抗疫中您让您的孩子从中获得了什么?
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有了更多和家人、父母相处的时光。家长们对孩子的知识学习、课外阅读、特长训练、技能培养自然不会放松,除此之外,也会和孩子了解疫情、讲讲疫情。
生活处处有课堂,疫情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疫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危机和困境,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发现、学习和探索的契机。如果家长在和孩子一起关注抗“疫”过程中的一个个感人瞬间、珍贵细节时,能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它、应对它,为最终战胜它尽己之所能,润物细无声地启发孩子去发现医护人员的无私与担当、发现志愿者等平凡人的爱心和善良,感受国人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的力量,孩子终将会获得一次难得的精神成长。
让孩子懂得责任
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这样的孩子:父母苦口婆心地讲,一个人要有责任感、懂得负责任,天天提醒孩子做事要认真、一板一眼,可孩子总是当耳边风,依然粗心大意、写作业马虎、丢三落四。他们对什么是负责任、怎么负责,似乎并不理解。
这个假期因疫情而延长,家长或延迟上班,或在家工作,一家人有了长相厮守的机会。自然,关注疫情成为很多家庭生活内容的一部分,除了看电视,不少家庭也一起分享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信息,这其实正是向孩子渗透责任意识的好时机。比如,父母可以趁机和孩子聊聊钟某某、李某某、乔某某等院士带领的一大批医护人员如何放弃家庭团圆、克服心理恐惧,在疫情最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救治病人;说说全民动员防控疫情过程中一些感人的人和事,比如,有位护士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讲,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有对死亡的恐惧。但是既然干了这一行,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在病人面前,我们就得做好自己的事情。
人们常说,孩子是看着大人的背影长大的,当下发生了什么、大人怎么做,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尝试模仿。家长可以尝试把“责任”“担当”“付出”具象为一个个真实的事件、一个个能够感知的行为,让孩子“听见”“看见”,他们对“责任感”就会有比较深切的感受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认为,一大批杰出医生的勇敢负责的精神,是极好的榜样教育,也是富有现实感的价值观引领。过去,许多概念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譬如祖国、国际、社会、责任、价值观等等,而全民动员的防治疫情过程,将这一切变得非常具体形象。
责任有大有小,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当下他们待在家里减少感染的可能,注意卫生、提醒家人做好防护、安排好自己的作息,就是尽到责任了。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承担一些家务活儿,比如给电脑、书桌、餐桌消毒等,促孩子坚守这项职责。
在这次疫情中,父母时时处处扮演“好公民”的角色,做好表率,让孩子看到,自己同样也有多重身份:在家是孩子,在学校是学生,在社会上就是公民,拥有权利和义务。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他们最重要的义务是通过遵守公共秩序如戴好口罩、少出门等,来实现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孙云晓说:“父母不仅为孩子做榜样,也要耐心对孩子做出解释,危机也是机遇,父母的生活态度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积极的解释可能唤醒责任心,给予孩子自信和勇气,避免悲观甚至绝望。”
让孩子知冷暖 常怀感恩之心
最近几天,朋友圈的一则视频让不少家长和孩子泪目:我国南航从澳大利亚墨尔本至XX的航班上,没有一名旅客回中国,机上的每个座位票都被澳洲华人购买了,但位子上堆放的是他们捐助的救援物资,这架满载着救援物资的客机就这样飞回了祖国……
越是艰难,越见人心。突如其来的疫情,令我们措手不及。然而,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权威媒体发布的?是不是有违常理?家长要收集一些医生、科研工作者公开发布的信息等病毒传播的基本知识,为孩子正确解读,并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尊重科学、抵制谣言、利用科学的疫情防护知识指导自己与家人的实际生活。通过亲身实践来提升知识储备和心理承受能力。
殷飞还表示,尊重科学体现在日常的小事中,比如督促孩子坚持六步洗手法、戳穿如抽烟和喝酒可以抗击病毒感染等不实说法。家庭科学教育并不遥远,也不神秘,带领孩子每一次做好每一步,就可以累积孩子的科学素养。
生活即教育。面对突发的疫情,家长首先相信科学、有信心、不恐慌,给孩子吃一颗定心丸,做好孩子的观察者、陪伴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孩子则必定从中受益匪浅。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生活即教育疫情即成长心得体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生活即教育疫情即成长心得体会由用户“Lxy12103034”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