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习作案例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抓片段训练,促习作提升
*** 王某某
(案例背景)
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它又是一个大舞台,时刻上演着令人心动的一幕。当学生在生活的场景中积极体验,情感积淀到饱和状态时,就会产生思如泉涌,不吐不快的效果。小学六年级进行习作训练时,教师多以整篇的文章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要运用各种手法把文章往长写,为此小学高段教师们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课前进行认真的备课,课上进行细心的习作指导,课后进行详细的批改,尽管付出的努力很多,但收效甚微,学生的写作水平仍徘徊在初始阶段,写作热情也逐渐降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结合我组的小专题研究,课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体验,通过片段训练,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案例陈述)
9月29、30日两天开运动会,在开之前我就计划“十一”留一项习作任务:让学生在运动会上留心观察,记住自己认为精彩的情境,开完运动会后写一段关于运动会的片段。并且我还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场面,要抓住什么,特别要注意整体和局部有机整合。写的时候尽量运用以前所讲到的场面描写的方法,内容可长可短,要真实地描述和表达。并用彩色卡纸,做成不同的形状,把自己所写的精彩片段修改后誊抄在上面,“十一”假期过后上交,上交后进行评奖。学生一听并不是写整篇文章,压力不大,积极性明显增强。
假期过后,我把学生所写的场面描写的片段收上来认真地阅读,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把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一场面较清楚地叙述出来,只有极个别的还存在记流水账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习作能力和鉴赏能力,我又采用全班评选的方式来评出“最佳片段”。我给予学生评选标准的指导。在全员参与中,学生把所有同学的片段阅读了一遍,在阅读中,不但知道了他人的长处,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对写出优秀片段的学生,我进行了奖励,而且我又把被评选出来的片段在全班进行进一步的鉴赏分析,让学生在评析中得到收获。此次习作尽管不是整篇的训练,但却发挥了它的时效性。
(案例反思)
六年级习作的训练重点多以篇的方式呈现,《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对于学生习作的要求中也写道:“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可见,片段训练已经不是六年级学生的训练重点,但场面描写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却是一个难点,如果每次训练时总是让学生进行整篇的练习,那么时间久了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降低学生习作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场面描写水平的真正提高。所以适当的片段描写只要选择适时,指导到位,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场面片段描写之所以能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主要原因是:
一、以活动为载体——素材来源于生活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次训练我以运动会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看、去听、去感受,无论是参与比赛的运动员,还是没有比赛项目的围观同学,当他们在运动会这一场景中积极体验,情感积淀到饱和状态时,就会产生情思如泉涌,不吐不快的效果。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成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学生在写习作时就会焕发出无穷的动力。
二、降低训练要求——没有长短的束缚
平时我们在进行习作训练时总想让学生能写长一些,给予一定的字数要求,学生为了能达到这一机械的要求,就会出现要么重复Up嗦的现象,要么记流水账等,这样严重降低了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激励评价——增强习作的动力
习作的教学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持久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来源于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积极评价。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评讲的目的,首先在于唤起学生对词的艺术的热爱,激起他们的写作愿望。这次习作完之后,我采用全员参与评选,选出优秀的和进步大的,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讲评,让学生了解了优秀片段好的方面,进步大的片段哪些地方有进步,在互相学习中得到不同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在习作训练过程中,篇的训练要常抓不懈,但偶尔的片断练习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中,片段的训练比较常见,但课外我们还要多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玩中得到体验,在片段训练中得到习作能力的逐渐提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小学习作案例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小学习作案例反思由用户“foolcatcora”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