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瘟疫心理危机干预的十项注意事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瘟疫心理危机干预的十项注意事项》
位某某 XX市康宁医院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
帮人度过危机,
止损,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功能,
“止血包扎”;
灾难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前者解决问题,减少进一步伤害和防止系统崩溃,是救援;
后者更包括促进成长,愈合与修复,增加免疫力;
瘟疫与普通灾难危机的应激差别:
瘟疫的社会学因素影响更大,群体效应影响个体决策的参照体系偏移更明显;
不同级别人群间的应激强度差异更加突出;
应激涉及的心理主题不同如死亡主题、丧失主题
危机干预在个体对瘟疫灾难应激的应对过程中的作用:
单兵干预作用非常局限,
有督导支持和系统组织的干预效率更高,
不排除在部分案例中有救命作用。
影响到疫情人群的应激应对过程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外部环境因素:
瘟疫感染事件
疫情进展
对疫情相关真实信息的知晓度
与瘟疫感染者的关系
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干扰大小
躯体病理症状
周围直接接触人群尤其是亲密关系和权威者的言论
政府行动媒体公告及有关科普文章
朋友圈
经济支持条件和物质条件
各种心理资源及可及性
心理危机干预
内部因素:
既往经历
敏感素质
基础疾病
科学知识素养
认知决策模式
自身适应和应对能力
既往成功应对经验
个体的角色身份
三观尤其是生死观
对心理危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人群应激暴露的较早较多会更早的释放心理需求。
从警戒-抵抗-耗竭的应激模型上:
三四级人群的应激暴露属于中低等强度应激的持久复杂暴露,瘟疫控制后的心理需求可能更多带有耗竭性质,
一二级人群的应激暴露更倾向于高强度的冲击性应激暴露
大多数其他灾难危机后者居多。
从应激涉及的心理主题上:
瘟疫应激人群普遍涉及的是死亡主题、附带有丧失主题,
地震、海啸、滑坡等应激的一级受伤害的现场亲历者之外的其他级别人群更多的涉及的是丧失主题,
瘟疫控制之后的心理主题则可能会有明显分化,相当部分人群可能会在度过瘟疫期后心理弹性会增加,原本有神经质素质的部分人群会出现持久的叠加影响。
心理危机干预人员需要评估干预对象的多个维度上所处的位置,选择不同的策略:
瘟疫早中期的三四级人群的干预策略更侧重支持、抱团取暖、解决具体问题、植入希望,
瘟疫一二级人群的干预策略可以参考常规的危机干预策略;
瘟疫控制后的干预策略则更侧重有效经验和应对资源的建设性转化、调动生活的积极资源,可能的话更适合转为心理咨询。
心理医生在瘟疫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自我照顾
避免单兵作战,依靠组织有序有目的的展开工作
正念心态对待瘟疫危机和干预对象
充分了解和掌握有效疫情信息和资源
觉察自我的功利心和欲念,及时寻求督导
(End)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瘟疫心理危机干预的十项注意事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瘟疫心理危机干预的十项注意事项》由用户“yrmt”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