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如何确定单元大概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执教学设计之牛耳:确定单元大概念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专题感悟
捧着《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大部头,心里沉甸甸的。读着读着,尽管刚开始由于语言表达不大习惯,列举事例不大熟悉,看得缓慢费劲。但不断去适应,努力去理解,渐渐地融入了进去,被作者站位的高度、视角的新度和阐述问题的深度所吸引,让一线教师的我觉得很受启发,是一本难得的教学指导用书。
一、认识“大概念”
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大概念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很重要很关键的术语,它是“为理解而教”的核心,是指能反映学科的本质,居于学科的中心地位,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和解释力的原理、思想和方法。一个核心的概念、一个基本问题或一个正式理论都是大概念。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背后潜藏着一个意义的世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多方面的认识:
从学科知识关系的角度,大概念位于学科知识金字塔的顶端,有着极强的抽象性、概括性、包容性,它需要被揭示,必须深入探究才能抓住;
从学科认识论的角度,大概念是一种学科思维方式、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眼光”、“心态”、“尺度”,可运用于新的情境,可迁移是它的本质和价值所在;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大概念是一个纲领,纲举目张,能整合所学的知识,是一根主线,把离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它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心骨,是赋予学习活动整体性的关键;
从课程知识的角度,通过大概念,能有效构建简洁、简约、精简的课程知识内容框架,实现少而精的课程目标;
总之,学科大概念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所在,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最能转化为素养的知识。围绕大概念,选择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确定优先次序,是教学设计时要关键考虑的。
二、确定“大概念”
单元教学是近年来被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单元设计更被认为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我想:这个“教学单元”应该一个是与大概念紧密相关的意义组合,它可大可小,并无统一的标准,具有相对性,取决于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那大概念如何确定呢?下面我从它的性质出发,结合语文学科来谈一谈。,
1. 根据大概念反映的是学科的本质、居于学科的中心地位的性质,它可以从课程标准中孕育而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目标定位、内容体系做了清晰而准确的论述,是语文学科纲领性、指导性的文件。其中,出现了一批热词。反复出现的名词就是强调大概念的,反复出现的动词则是确定核心任务的。进入新时代,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出台不久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前提,是根基,是关键,其他三方面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的。它们指出了学生培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文化价值,揭示了语文教学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这些关键词都是可迁移的概念,无不与大概念的内涵指向相吻合,从宏观上为我们寻找单元大概念指明了方向;以它们为主干,包含生发出来的内容框架和训练体系,直接与大概念相呼应,从微观上为我们确立单元大概念提供了依据。
2. 根据大概念是抽象的、需要被揭示的属性,它可以从教材编排中提炼而来
现行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吸收了当前最新的学科知识成果,从学生读写的角度,安排了显性的语文读写知识,同时也将思维、审美、文化等隐性的教育因素蕴含其中。它采用了整体化、一盘棋的设计思路,在一个个人文主题的统领下,单元与单元之间,年段与年段之间渐进地、序列化地呈现,单元大概念正是要透过语言现象,从一册册精心编排的教材和一组组文质兼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今后描写场面或记叙活动有什么帮助?你掌握了哪些金钥匙?从而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不再是零敲碎打的,不再是着眼于一课,而是由大概念统领,由主线贯穿的,学生遇到类似的阅读或写作就会自觉地运用,单元就不再局限于这儿学习的几篇文章了。当然,还可以像更广的范围拓展,“点面结合”的写法反映的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确立心的大概念:整体与部分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样的设计就更有张力了。
实事求是说,阅读时间和准备还比较仓促,对大概念的认识与理解还不够透彻。今后还要静心读原著,反复品精华,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对所读的内容不断消化与吸收,真正把书本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教学生产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如何确定单元大概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如何确定单元大概念由用户“A008888”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