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春望写作背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出自:《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原文: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某某,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扩展资料:
赏析: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
“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杜甫《春望》原文与赏析阅读答案。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春望写作背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春望写作背景由用户“danceb”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