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何谓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与特征,运用心理疏导、心理暗示等多种教学手法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小学生尚处于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如果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学生很可能会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与习惯,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来。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根据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教材中往往渗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一般隐含在教材中的各个角落,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方可获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因素。小学语文中大部分作品都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等的文章,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如《卧薪尝胆》是一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中国历史故事,主要歌颂了越王励志强国、不畏艰难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挖掘这些积极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培养其敢于吃苦、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优良品德。这样,通过自我感悟与领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树立一种不畏艰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教学活动往往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自主性诸多特点,有利于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常设有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如设计、表演、制作、辩论等,这些实践活动都是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情况而开设的,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丰富学生的阅历,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一场以“我的DIY玩具”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家中坏掉的、不用的玩具以及玩偶带进教室,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玩具制作出一个新的玩具来,由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潜力与动手能力不同,制作出的玩具也各不相同,有学生制作出了飞机,有同学制作出了大炮,还有同学制作出了芭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了,有了自己的实践体验与感受,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这都是学生独有的体验,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同时,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也拉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四、结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方法,亟待教师去发现与探索。将知识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目标,将学生的心理辅导作为语文教学过程,唯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塑造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由用户“sunyinglu”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