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高考作文指导》教学案例》成功,点击此处阅读
首页 →文档下载

《高考作文指导》教学案例

以下为《《高考作文指导》教学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高考作文指导》教学案例

学科/学段

语文/高中

作者姓名/单位

海怀枝/XX县中学



课题(教材版本、章、节名称)



高考作文指导、训练



案例主题



积累文言素材 多维挖掘含义 增加作文质感



案例背景



1、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必修课学习要求中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培养有意识地积累的习惯,积累有利于丰富自己应用的字词句篇语文素材”,“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文化修养”。课表中的这些表述明确地阐述了积累课内素材的意义和作用。

2、写作素材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学生写作的一个难题,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空洞,素材贫乏、陈旧,毫无新意。如何去“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成为语文作文写作的软肋。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舍近求远去寻找课外作文素材,而忽略了课本中的文言文材素材资源。如何改变这些现象呢?我以为将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巧妙地融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积累文言素材,多维挖掘含义,增加作文质感,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在常规文言文教学中,对于一篇文句优美的文言文,往往把重点放在解决字词句的疏通上,串讲课文,逐段逐字地翻译,而优秀文言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人物事迹,典故哲理常常被忽视。这些忽视的材料完全可以作为作文素材,运用于写作之中。教师通过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会充分运用这些材料,多维度挖掘其含义,利用这些“唐砖汉瓦”增加作文质感、厚度、文采和文化底蕴,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升作文质量。



案例描述(过程、结果)



【片段一】

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怕写作吗?”

生:(畅所欲言)“怕”,“不怕”,……

师:有的同学怕写作文,那究竟怕什么呢?

(生答,教师总结出发言要点)

师:构思平淡、语言贫乏、素材平凡……如同学们所说的,确实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了我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因此,常听到有同学感叹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解决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课本文言文素材的挖掘、运用”。(板书)

同学们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作文,写到最后却无话可说,无材可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想想看,我们从小学开始到现在,读了多少语文课本,写作的材料会少吗?我觉得恰恰是太多了。材料太多,看得你眼花缭乱,竟不知如何取舍,如何运用了。这真可谓是:“捧着金碗去讨饭,躺在XX上哭穷”。

为了证明我并非言过其实,我们先来读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片段(幻灯片):

广东高考(2012)满分作文《让未来记住今天》的写作片段:

陶渊明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五斗米岂能让他移白首之心,在“复得返自然”后,陶渊明走出了他自己时代的足迹,也许是魏晋时代那特有的无拘无束超逸的时风,也许是他本身就想过“有趣”的生活,总之陶渊明让未来记住了他。

又如《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片段:

恍惚间,我想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那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仕途失意时,在与家人分隔两地只能对月XX时,他仍不忘送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是何等的旷达胸襟!我知道,接踵而来的磨难让XX品尝到“寂寞沙洲冷”的酸楚,让他不禁洒下“点点离人泪”,而最终,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理想,游遍祖国山川,留下“XX去”的豪迈,留下“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概,留下“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志。他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不管处于什么状况都不曾放弃。执著的XX,你为华夏文化留下了多少令人惊羡的词章!

又想到“人比黄花瘦”的易某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给同学们明确指出,导致学生思维高度雷同,对素材多维度的含义挖掘拓展不足,造成了重复而雷同倾向,应加以改进。同时展示成果的学生人数小,且集中于积极性高的少数学生身上,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积累能力有些欠缺,也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3、学生对于课本记起的大多是表层现象,对深层的东西却不很重视,如课文内容蕴含的哲理以及与此相关的道理,作者及其经历以及与此相似的特定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等都值得我们去归纳、去整理,甚至去思索、去研究,而这些归纳、整理、思索、研究,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为作文的备考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而详实的素材。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中考考场作文指导
  2. friendship作文
  3. 作文修改ppt
  4. 小学生新学期的打算作文500字
  5. 高考作文满分,意味着会写作吗
  6. “父爱”主题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
  7. 不拘形式,让学生有话可写
  8. 全国高考作文学生核心素养风向标

以上为《《高考作文指导》教学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高考作文指导》教学案例由用户“xjdllzs”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XXXXX猜你喜欢
回顶部 | 首页 | 电脑版 | 举报反馈 更新时间2021-10-23 12:35:55
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40/c3/130100.html'}ipt>if(location.host!='wap.kao110.com'){location.href='http://wap.kao110.com/html/40/c3/130100.html'}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