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学习资料 原文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初步接触作文,使任教者感到十分棘手。他们年纪小读书少、阅历浅、观察能力差、说话机会少,写话、写作文常常茫然不知所措。写作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从目前学校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作文兴趣呈现出相当明显的两极趋势,许多人兴趣不高,认为是一种苦“差使”,讨厌作文、惧怕作文,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只有少部分人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要积极发展学生作文的兴趣,首先就必须探究当前学生作文缺乏兴趣的原因,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封闭式教学,作文脱离学生实际生活。作成.文为无源之水,毫无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种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维模式和机械的思维定势,当然谈不上作文的兴趣。特别是小学中高段作文教学,有些教师为了图省事,走“捷径”,提高应试分数,根本不按照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去做,不是让学生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就是让学生抄袭范文生搬硬套。
2、不作及时鼓励,学生丧失信心。特别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他们对作文本身就存在畏惧心理,教师若再不给他们信心,就更是雪上加霜,他们会产生一种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
3、批改缺少反馈交流,不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根据上述这些原因,实际教学中如何解决作文教学中这一难题呢?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以下相应的策略,以消除学生作文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入写作之门,教他们学会写、喜欢写,写好作文。
一、激发兴趣,竞赛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但小学生的兴趣难以持久,特别是作文能力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因此,必须将暂时兴趣转化为长久动力,学生作XX平才有提高。
1.课内以趣指导学生入门。
(1)提问式。如,指导学生练习写作《一个夏天的晚上》,教师可提问“一个夏天的晚上,微风轻轻吹来,凉爽极了。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晚上会发生什么事呢?”问题一出,学生立即兴趣盎然地思考开了。
(2)实物式。如描写一种水果,教师可将红苹果、黄某某、橙色桔子带入课堂,色彩斑斓的水果顿时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3)表演式。指导学生表演后,再引导学生写作,学生因历历在目,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4)情境式。出示幻灯或播放录音,把学生带到创设的情境中去引导他们说话、写话。
2.课外竞赛引导学生练习。
(1)低段着重练习说话、写话。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布置学生每人配备一本日记本,开始进行“每天一句话”的练习。要求学生在日记本上每天写一句话,只要做到意思清楚完整即可。每天早读轮流让十名同学到讲台上练习说自己写的这句话,并让学生评议哪个同学说得最好,记录下来,一学期评出“最会说话的孩子”。到二年级则相应地要求增加到说几句连贯的话,写几句连贯的话。
(2)中段着重练习写片断,写精写实。除课堂作文教学落到实处外,还要让学生多读范文、多积累词汇 。因此在三年级,我又布置学生配备读书笔记本。要求“每天读一篇文章”,并要做好读书笔记。笔记内容包括:文章的题目;文章的类型;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写好词好句。并要求学生每周仿写一篇。学期结束评出优秀“小词典”。
(3)高段着重篇章练习,立新意选新材。要求学生每人配备一本“佳作本”,班上也有一本“佳作本” 。把自己平时写得好的文章,抄录到自己的“佳作本”中。教师则在每一次作文练习后,选择二、三篇优秀作文,抄录到班上的“佳作本”中。每学期结束时某某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它促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结合上产生新的飞跃,写作水平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感。小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乐于表达的欲望,就会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了愉悦,不再害怕、讨厌写作文。不少孩子还喜欢上了作文。整个作文教学模式也因为语言文字训练的介入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变得更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更扎实、朴素、自然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学习资料 原文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学习资料 原文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1)由用户“一克拉罐头”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