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版初中思想品德课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2011年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么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莫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福的基础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裸福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间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每一内容板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莫定基础。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现
·?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
·?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二)能力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知识
·?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
·?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成长中的我
(一)认识自我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1 . 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 . 2?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悄,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1 . 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
1 . 4?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 . 5?客观分析摸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 . 6?主动最炼个性心理品质,磨衡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 . 7?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
?
?
1 . 3?讨论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游戏观念。
1 . 4?分组交流当情绪冲动或低落时自己的表现,和教师一起讨论如何利用倾诉、转移、换位、自我宽慰等方法,合理调节情绪。
1 . 5?搜集“战胜困难和搜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整折。
1 . 7?从“我心目中的我”“同学心目中的我”“老师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日中的我”等不同角度,给自己画像,反思和分折评价的差异,找出前进的方向。
(二)自尊自强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2 . 1?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2 . 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 . 3?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亭。
2 . 4?休脸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 . 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全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2 . 6?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2 . 7?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 . 1?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作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全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全命世界的神奇.
2 . 2?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等方式,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习一些自护、自教、互教、他教的常识.
2 . 4?开展一次合法、安全的“行为后果体验”活动,从中感受“对自己行为负责”这一意识的重要性。
2 . 6?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特别是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辜某某,或围烧自己和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
?(三)心中有法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3 .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 . 2?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3 .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3 . 4?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3 . 1?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讨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 2?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沽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3 . 3?搜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典型案例,讨论和说明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
3 . 4?搜集身边的案例,讨论并说明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二、我与他人和集体
(一)?交往与沟通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1 . 1?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1 . 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全命成长的意义.
1 . 3?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构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1 . 4?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拘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1 . 5?学会用拾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1 . 1?交流使用和不使用文某某礼貌用语,以及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和轻声细语的不同瘾受,体会讲文某某、懂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
1 . 3?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
1 . 4?采访教师,内容包括该教师对其所教学科的认识、对班级的评价和期望、全活中的烦悄和欢乐等.根据采访写出报告。
1 . 5?搜集灾难或其他事件中中学生勇教他人、互柑教助的感人事迹,体会同学友谊的珍贵。
(二)在集体中成长
课租内容
活动建议
2 . 1?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2 . 2?学会换位思考,学理.会解与宽容,尊重、带助他人,与人为善。
2 . 3?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城实的人。
2 . 4?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
2 . 5?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2 . 1?开展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
2 . 2?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讨论在与同学发生争执时,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或其他方式来化解矛盾。
2 . 3?以“城信”为题开展一次课堂讨论。
?
2 . 5?就“公民的平等”间题开展一次裸堂讨论,理解平等主耍表现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
(三)权利与义务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3 . 1?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 . 2?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 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 .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 . 5?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
3 . 2?搜集因侵犯人身权利而受到法律严厉惩处的案例,说叨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并讨论维护人身权利的途径和方法。
3 . 3?搜集有关资料,讨论维护受教育权利的途径.
?
?
3 . 5?搜集侵害清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讨论如何维护清费者权益。
三、我与国家和社会
(一)积极适应杜会的发展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1 . 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越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1 . 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理.会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1 . 3?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1 . 4?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 . 5?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稚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检定的辫证关系。
1 . 6?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1 . 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康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1 . 1?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同学交流。
1 . 2?开展“假如没有网络,我的生活会怎样”的讨论活动,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
1 . 4?尝试分析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责任.就“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进行一次主题讨论。
?
?
1 . 6?考察社区内残障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难,向社区管理部rl?提出改善的建议。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内开展有意义的公益服务。
1 . 7?举办“祖国发展我成长”的主题班会,认识祖国发展的大好形势,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感受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2 . 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2 .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2 . 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 . 4?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2.5?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 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6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2.7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2.8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2.9嗯是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2 . 1?调查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短缺间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讨论共同设计一条珍借资源的宜传标语。
?
2.5搜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映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资料,讨论变化的原因,感受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
?
2.7分组搜集不同国家、民族和区域独特文化,人事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9以世界地图为依托,开展“我在地图上旅行”的演讲活动,搜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素材,积极感受“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
?
(三)法律与秩序
课程内容
活动建议
3 .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3 . 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3 . 3?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3 . 4?了解建立、健全监替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替权。3 . 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3 . 1?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活动。3 . 2?开展“我是中国公民”的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替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3 . 3?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尹为主题,设计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讨论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实践。3 . 5?结合本地实际,以“维护我国各民族的团结”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活动。
关于活动建议的说明以上表格中的课程内容不全配有活动建议。活动建议的编号是依据与之相关联的课程内容的编号进行编制的。活动建议仅作参考,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是落实本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玫泊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么本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一)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难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二)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
教师要深人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形成教育合力。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本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现方式要生动活拨。设计开放性的探索环节,么激发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
在保证达到本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编写在内容和呈现形式上要因地制宜,以适应不同地区及城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社会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所蕴涵的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
1 .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2 .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深人理解课程内容。
3 .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5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版初中思想品德课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版初中思想品德课标由用户“lvcj8888”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