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B3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B3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总结
人们学习创造性思维,是为了用这种思维模式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创造性思维发展至今,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实用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应用方法,可以直接运用到经营管理、新品开发、技术更新等企业发展中去。要实现创造性解决问题,就必须掌握这些方法与技巧,使之成为激发创造力、寻找解决最佳解决方案的工具,成为超越对手的有力武器。
系统思维方是一种运用系统论理论及成果,来创造新概念、新思路、新事物的方法。用系统思维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把它当作一个孤立、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作一个有机的关联的系统来观察、分析、研究、解决。
一、系统思维法的原理与发展
从本质上说,系统思维法是人们以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加以考察和研究,以达到优化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一概念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某种本质属性,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系统思维法最基本的原理,来自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整体大于各部分的总和。其含义是:一个系统,并不是组成该系统的各部分和简单相加,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相比,整体系统会产生更多的性质与功效,即所谓的“1+1>2”。
系统思维法是历史悠久而最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之一,在古希腊,就有德谟克利特“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之说;在中国,从老子、孙子,到五行相当、相克理论、中医的经络学说等,都闪烁着系统思维的光辉。上世纪贝塔朗菲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创立了一般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一起,被称为“三大论”,系统论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
按照历史时期来划分,可以把系统思维方式的演变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代整体系统思维方式——近代机械系统思维方式——辩证系统思维方式——现代复杂系统思维方式。
二、系统思维法的特点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整体性
系统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整体与要素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离不开要素,但要素只有在整体中才成其为要素。系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性质和功能。从性能、地位和作用看,整体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层次性
系统是由若干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体,任何系统,不仅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且往往既是另一系统的子系统,同时又是另一系统的母系统。系统的各层次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相生或相克的关系,而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三)目的性
系统具有一定的特征和功能行为,能够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并且其所属各要素、子系统及分系统能够既协同又制约地达到系统的目的。
(四)动态性
系统往往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随时随地都在各种正常和不正常的输入与干扰之下运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同时,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观察、分析、研究和解释,又是统一有序、相互参照。运用这样的思维结构来处理、把握对象就是系统思维。与系统思维对应的是线性思维。
三、系统思维的重要性
系统思维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它能极大地简化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对于现代人来说,缺乏的既不是知识,也不是信息,现实是,知识与信息已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实际驾驭能力,太多的信息量让人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无法正常思考。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有一种简化手段来重新规划我们所掌握的知道和信息,使它们精简有序,并清理出一定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部观的思维模式固然有利于思维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进行细致的考察,但却忽视了一点,在宏观尺度上事物是以整体的形式存在的,对局部的细致形容并不能完全解释事物的整体行为,要想整体把握事物,就必须将各个局部按照某种结构模式统一起来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过去,人们对整体性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一直找不到可以将事物的局部统一起来的科学模式,在处理问题一般都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直接手段,而事实证明,这种直接手段在处理整体性问题时效果并不显著,有时甚至还可能激化矛盾,起到反作用。系统理论的出现让人们第一次拥有了整体思维去认识事物的工具,人们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方式,整体性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B3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总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B3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总结由用户“ABCwoaidianlusheji”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