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气温类问题分析技巧》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气温类问题分析技巧
一、专题讲解
1.气温类问题分析技巧
气温高(低)的原因
纬度低(高),太XX度大(小),白昼时间长(短),晴天多(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强(弱);深居内陆(地处沿海),增温快(慢),降温快(慢);暖(寒)流经过;地面反射率低(高);地势低(高),山地对冷空气阻挡作用强(弱)
温差大(小)的原因
受大陆影响大(受海洋影响大),下堑面热容量小(大);晴天多(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强),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强)
2.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逆温
(1)气温的垂直变化
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垂直递减率是0.6 ℃/100米。
(2)逆温
①含义: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②逆温的发展过程
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小,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
/
③逆温的影响
a.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b.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3.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海陆因素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冷某某,夏季陆热海冷
地形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高大地形阻挡冷空气,冬季气温较低;背风坡受焚风效应的影响,气温较高;阳坡热量充足,气温较高
洋流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其他因素
下垫面反射率大,气温低;下垫面比热容大,日温差和年温差小
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少,蒸发吸收的热量多,气温较低;阴雨天气多,大气保温作用强,温差较小
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热产生热岛效应,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等,植树造林会减小温差
二、同步训练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
A.XX省 B.XX省
C.XX省 D.XX区
[思维探究]
/
[答案]1.B 2.C 3.D
/
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上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该图表的判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B.曲线b现象一般出现在迎风坡
C.曲线a①至②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蒸发吸热导致
D.500 m以上,海拔越高,两个坡向气温差异越大
答案 A
解析 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曲线②。海水比热容大,海洋增温慢、降温慢,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较①晚;受海水调节,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小。
(2)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吹海风)。白天陆地气温较海洋高,陆地气压较海洋低,风由气压较高的海洋吹向气压较低的陆地形成海风。海陆风环流图见下图。
/
(3)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夏季气温降低,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避暑降温。
解析 第(1)题,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气温日变化幅度等方面判断。第(2)题,白天陆热海冷,陆地处气流上升,海洋处气流下沉,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第(3)题,受海陆风的影响,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变小,夏季气温降低,湿度增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气温类问题分析技巧》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气温类问题分析技巧由用户“a866967”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