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观察中的“新”发现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观察中的“新”发现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独立编排一个“习作单元”。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阅读体系,在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语文教学更关注表达。这也明确了习作单元“从阅读中学习表达”的功能定位。
“习作单元”在教材中自成体系,由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六部分组成,共同指向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落实,力求实现学生形成相应的习作能力。其中,精读课文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习作例文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仿写。在整体脉络中,实现“精读课文学方法——交流平台梳理归纳——初试身手尝试运用——习作例文借鉴仿写——单元习作形成成果”由“学”到“用”的过程。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的篇章页引用了法国艺术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旨在说明观察的重要性。这一单元正是立足学生的“观察”,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由学习观察的方法到写出观察所得,为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初步写好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也正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中提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实施建议相契合。
二、内容简介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聚焦学生的“观察”,提出了“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两方面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观察”这一习作的关键能力,并非是起点,也并非是终点。本学期初,第一单元的“猜猜他是谁”就已开.经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第六单元的“这儿真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景;第七单元的“我有一个想法”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我的植物朋友”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第四单元“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则注重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说,“观察”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基础。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在学生已有初步的观察意识基础上,紧抓课后教学要求:精读课文《搭船的鸟》——“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金色的草地》——“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如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触碰后会‘害羞’地低下头……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通过以上内容,注重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方法,并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方法梳理。学生在“初试身手”中出现的问题,借助习作例文中学习伙伴的习作批注和“认真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这样的“文末练习”体会习作方法,并最终通过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把自己“最近观察是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来下。”为了让学生切实有所收获,本单元根据内容,通过课文中的“新”发现——观察方法;习作中的“新”发现——观察分享;生活中的“新”发现——观察日记三个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得习作知识与表达能力,落实学生在习作单元“学习方法——体会方法——运用方法”的提升过程。
三、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3.和同学交流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4.可以为日记配图或者做适当的装饰。
(一)根据习作要求,欣赏学生的习作。
1.复习日记的格式。
2.展示自己的观察日记,把观察中最有趣的新发现或变化中的乐趣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组内同学进行点评。
提示学生点评方式:
(1)是否写出了自己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或变化
(2)语句是否通顺
(3)关注错别字和错用的标点。
3.小组推荐同学进行班级展示,学生进行点评。
4.修改自己的观察日记。
5.在展示墙上展示学生所写的观察日记。
【设计说明】写观察日记是学生将观察与生活联结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班级展示的方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兴趣。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观察中的“新”发现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观察中的“新”发现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由用户“jnbotian”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