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教学思路
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测交试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是具体的、可以观察的实验过程,学生对此不感到抽象。孟德尔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分析以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生感到非常抽象。因为减数分裂过程是肉眼看不到的;基因的分离及组合更是不能观察的。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本人通过让学生模拟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使自由组合定律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亲自体验减数分裂过程及统计数据的分析,从而领会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学中的概率问题,奠定遗传学基础。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对生物学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课前准备
(1)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多媒体课件。
(2)每个同学准备两个硬纸卡,形状如右图,两只彩笔。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体会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子二代概率问题和各种比例的出现。
(2)能力目标:理解孟德尔勇于探究的精神,科学的统计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的思想情操。
四、教学过程:
1、回忆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包括子二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时间大概五分钟至八分钟
2、提出问题。让学生找出孟德尔对实验解释的要点,即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类型为四种和比例为1:1:1:1。那么是不是像孟德尔解释的那样呢?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下。
3、教师板书右图:??????? 卵原细胞???????????? 精原细胞
4、?要求学生画出右侧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并把配子的图形画在自己的硬纸卡上,一个纸卡画卵细胞,另一个纸卡在正、反面各画一个精子。在练习本上画出初级精、卵母细胞阶段,四分体阶段,同源染色体分离阶段,次级精、卵母细胞阶段,精子和卵细胞阶段。(这一过程需要十分钟完成)
5、十分钟后请同学们举起手中纸卡显示卵细胞图片,请四个同学对所有图片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结果报给老师写在黑板上。用同样方式统计精子图片的种类和数量并把统计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6、教师讲述:刚才每一位同学模拟了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的形成过程,在绘图时遵循了等位基因彼此分离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我们的绘图过程即减数分裂过程。
7?、接下来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一个亮出自己的蓝色图片(卵细胞)一个亮出红色图片(精子)并请同桌的一位同学报出该合子的基因型由老师板书在黑板上,把每种基因型用“正”符号统计、算出计算结果,写出表现型并写出统计结果。表现型应由四种,比例应接近9:3:3:1。(若偏离这一结果请同学们思考原因)。
五、总结:以上模拟了配子的形成及受精作用。模拟过程遵循了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这一原则。其结果便是孟德尔杂交试验的结果。因此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六、反思:
根据我校教学进度的安排,定下了授课内容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个内容非常抽象,有很多概念需要在这一堂课中理清,教材内容知识性很强,内容略显枯燥。可以说,这堂课很难上出特色上出水平。但是我校有丰富的多媒体技术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让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因此, 在备课阶段,我翻阅了很多资料、文献,找到了很多好图、有价值的视频,自己也去实验室观察装片并拍摄了很多照片,图片和视频使知识更加直观,课堂更加丰富。经过了五次讨论和推翻重写,终于定下了教学过程。
整堂课用视频和三个提问导入新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用寻找不同点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3)创设问题情况,激发提问兴趣。(4)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5)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随之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那就是课堂上组织教学出现了相应的难度,往往是易放难收,遇此情况是让其发展下去,还是把他们的热情消灭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教学设计及反思由用户“sbwang1ove”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