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智库|专题]。
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在观察、分类、抽象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增强符号意识。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方程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请看。
师:同学们都开心的笑了,但笑声的背后也得思考,这小虫子们在跷跷板上跑来跑去,是为了什么呢?
生:为了让跷跷板保持平衡。
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保持平衡呢?
生:在跷跷板左右两边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就能平衡。
师:好,今天我们就借助这种平衡现象,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知识。
新知探究
演示天平,引出等式。
认识天平,了解平衡现象。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一种更精准的工具也用到了这种平衡原理,那就是——天平。 出示天平。
师:请看,它的指针指到刻度的正中,天平处于什么状态?
生:(齐)平衡。
演示天平,根据天平平衡现象写出等式。
师:在天平左边放2个50克砝码,右边放1个100克砝码。此时天平又会是什么状态?
生:平衡。
师:后面的同学可能看得不太清楚,老师把它展示在大屏幕上。平衡意味着什么呢?
生:意味着左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把这种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生:50+50=100或50×2=100。
师:(小结)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
引导学生列举出不同的等式。师:那再看看,这时的天平也平衡,你还能用等式来表示吗?
生:90+60=100+50。
师:像这样的等式还有很多,谁来说说?学生举例。
师:(小结)看得出,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已浮现出了很多这样的等式,那让我们回到天平上再来认识一些不一样的等式。
演示天平,尝试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称出杯子的质量,揭示已知数。师:请看(课件演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边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杯子的质量就是100克。
师:杯子的质量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已知数。
往杯子里倒入水,引出未知数。
师:接着往下看。(课件演示倒入水)
师:此时,水的质量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那就是一个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x 、y 、z 、……师:都可以。
调整天平,经历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师:如果想要知道水的质量怎么办?
生:添加砝码。
师:好,添了。
生:不行,再添砝码。
师:又添了。
生:不行不行,换一个轻的试试。
师:现在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前面三次都不能确定水的质量,而最后这次就能够确定呢?
生1:因为前三次天平不平衡,不能确定水的质量。而最后一次天平平衡了,所以能确定水的质量。
生2:前三次左右两边质量不等,就不能确定水的质量,最后一次左右两边质量
师:由此可见,这种相等关系非常有价值,特别重要!你还能用一个式子把这种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生:100+x =250。
师:还有不同的写法吗?
生1:100+y =250。
生2:100+a =250。
教师依次板书学生说的等式。师:同学们写出了不同的等式,它们表示的意思相同吗?(相同)这些等式都表示什么意思?谁能说一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0-28=12(岁)。 师:这是我们以前用的思路,看这三个方程中的第几个与以前的思路一样? 生:第三个。 师:对,第三个方程就是用的以前的思路,未知数没有发挥作用就能算出结果,所以一般不这样写方程。 学生汇报第(2)题(略)。 5.介绍数学文化。 师:通过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方程,要知道这些方程可是经过了几千年漫长的岁月才逐步演变而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课件演示方程的演变历史及方程在学习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生1:方程的作用很大。生2:方程的历史很悠久。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由用户“cinderellahc”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