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5《搭石》板块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板块教案
5 搭 石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汛、谴”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能关注典型事例的选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重点语句的课件。
2.搜集作者刘某某的资料,准备《让世界充满爱》的视频。
学生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课件出示一节诗:
故乡是大真大美,
故乡是大音大象,
故乡的每一块石头,
也像明珠闪光!
2.学生自由读、朗读、赛读。
3.引导学生发现:在作者心里,故乡是怎样的?(大真大美,大音大象,连石头都像明珠一样闪光。)
4.过渡:同学们真会思考,从简短的一节诗中读懂了那么多。那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这首诗的作者是刘某某。(课件出示刘某某的照片)有人称他是“农民诗人”,因为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又回到农村工作,在那里生活了多年。山乡的人物,XX的草木,田里的庄稼,农家院里的瓜果蔬菜、猪驴牛羊,乃至溪头的一砖一石,都能涌入他的笔端,生发浓浓的诗意。他还特地为故乡的搭石写了一篇文章——《搭石》。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题目,“搭石”要写得稳稳的。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操作指导:可先找出刘某某的一段相关诗文,介绍他的写作特点,对作者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入这篇经典的《搭石》,对课文的特点有个初步的认知,让学生产生了解的兴趣。
板块二 借助提示,明确任务
活动1 读懂学习提示,明确要求
1.过渡:这一课与第一单元的课文有些不同,是专项的阅读策略单元。我们先来看一下本课的学习提示。(出示课前学习提示)
2.指名读课文上方的学习提示,引发学生思考:学习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这个学习提示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我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二是给我们提出了建议,告诉我们怎样快速阅读——“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活动2 按要求操作,交流体会
1.过渡: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快速读文,并记录一下所用的时间。
2.阅读这篇文章,同学们用了多长时间?举例说说你们是怎样阅读的。(生交流:2分钟、3分钟、4分钟等,时间长短不一。)
3.学生交流阅读体会。
预设:
生1:我就是按照学习提示去读的,一直读下去,没停。比如“汛期”这个词我不懂,但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我就没有管它,继续往下读了。
生2:我也是这样,一直读下去。我读到第3自然段开头的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读得特别生硬,但我没有回读。我一直往下读,读着读着,对这句话好像有一些理解了。
4.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可以知道,大家已经领会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就是集中注意力去读,暂时放下不理解的地方。因为这些都不影响我们读懂文章的大致内容。
操作指导:先让学生认真地阅读学习提示,明白学习提示表达的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学习提示的方法进行快速阅读,记录下所用的时间,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体会可以从文章内容或阅读方法等方面来谈,让大家对自己没注意到的内容都能有所补充。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一定要落到实处。
板块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 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1.教师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识里是理所当然的。然后总结出作者“小中见大,借物喻某某”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记录身边的美,引导学生把发现的美写出来,明确提出写作要求,并把写得好的作为范文进行赏析,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并不深奥难懂,但其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本节课围绕“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美呢?”展开交流和讨论。因为课文中蕴含的美是有层次的,一是看得见的具体的风景美,二是看不见的家乡人的心灵美。让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5《搭石》板块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5《搭石》板块教案由用户“juweiguo11”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