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思政教育典型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小学思政教育典型案例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思政课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和思品老师,多年来我除了对学生“授业解惑”之外,还“传”了什么“道”呢?翻开教育笔记,轻启记忆的闸门,我和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面对国旗,我们应该人人心存敬畏”
这是一个普通的周一的早上,我拿着饭盒急匆匆地往教室走去,准备组织学生下楼参加升旗仪式。就在穿过旧教学楼四楼东长廊的时候,校园广播突然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我低头看了看手表,断定这是工作人员在为升旗做准备工作,于是又加快脚步。但在距我前方约10米某某,一个低年级的男生听到音乐声便戛然止步,只见他脚穿雨鞋,左手提着饭盒袋,右手行起了标准的队礼,向着国旗的方向,表情庄重、严肃。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几乎同时,一种羞愧难当的感觉涌上心头,向着国旗的方向行起了注目礼,可我的内心却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从学校的学生到教师,三十几年来,我从没有见过有人对升旗礼如此重视,即便是升旗礼正在进行时,学校围墙外围观的家长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点的,更别提那些来来往往穿梭忙碌的身影。
下午的班会课上,我发表了“面对国旗,我们应该人人心存敬畏”的即兴演讲,把自己一早看到的这一幕与学生分享、交流。
“我相信我们六年级的同学没有人不知道国旗的含义,没有人不知道红色象征着什么,也没有人不会写‘国家两个字。先写‘国,后写‘家,先有‘国,后有‘家,没有‘国,何来‘家?敬畏国旗,敬畏的不只是这面‘旗,更是旗帜后面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英灵,是他们用生命的代价给了我们一个‘国、一个‘家!”
这个陌生的男生也许从未想过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会成为我的思政教育故事,我也不认识他,但是他的故事,我会一直给我的学生讲下去。
“我还是过中国传统节日好”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生哪怕是小学生对过西方的节日趋之若鹜,仿佛不过西方节日显得很不时尚,而对传统的民族节日则表现得淡然寡味,生怕被贴上“老土”“土鳖”的标签。
我是无法改变这股潮流的,但对于他们的思潮,我可以有所作为。
2017年11月,西方感恩节到来之际,我在我的工作QQ“说说”上写下了“我还是过中国传统节日好”的签名。工作QQ是开放给所有学生以及家长的,我预想一定有班级学生留意到我的这条“说说”。果不其然,24日下午班会课的时候,学生说到了,我便与他们交流。
“你们知道感恩节的来历吗?”知道的寥寥无几,而且肤浅得很。
“你们知道‘感恩是什么意思吗?”这个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难度,望文生义即可回答。
“你们想知道真正的‘感恩节来历吗?‘感恩节到底是不是为了‘感恩印第安人呢?”话音一落,我便打开了有关印第安人大屠杀的网页。
阅读完相关文字后,学生沉默了。至少这些知识点是可以肯定的:印第安人在欧洲及美国殖民者最需要的时候帮助过他们,但殖民者强大后,为了土地等利益问题,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导致印第安人几乎无立足之地。这就是“感恩节”三个美丽的字眼背后血腥的历史事实,难怪有历史学家说感恩节是殖民者庆祝屠杀印第安人大获成功而进行的狂欢。——这和孩子们理解的“感恩节”大相径庭。
“虽然历史已经渐渐远去,有些史实也慢慢被人为地掩盖,‘感恩节三个字的意义也已发生演变,它变得健康,变得人文,变得温情,变得丝毫没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行为袖手旁观还是违规。”
“生活中的规则看起来时时处处都限制着我们的自由,但其实恰恰相反,规则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生活更顺畅、更安全,你遵守了规则,规则就会为你保驾护航。”
在一次毕业典礼上,我的发言内容之一就是“我希望你们做一个有规则意识的人”,在学校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的人,在社会上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这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大事,尤其是思政教育。正在逐步形成“三观”的小学生,他P的思政品质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是绝对的大事。教育无大事,事事皆小事,成功的思政教育就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点点滴滴悄无声息地展开,让思政教育无痕无声,让思政教育润人润心。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学思政教育典型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小学思政教育典型案例由用户“hzcker”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