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7_八下地理精讲精练(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地理精讲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
旱地
水田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交通
以陆路运输为主
水运仍是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界线及其确定的主导因素
代号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Ⅰ
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降水
Ⅱ
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
地势或地形
Ⅲ
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气温、降水
(或气候)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精讲板块:
1.黑土地 、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XX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我国中温带和暖温带,属于半湿润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农业发展
制约条件
措施
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
节水农业
【名师点睛】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第二节“XXXX”——东北三省
精讲板块: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XX省、XX省、XX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资源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
(3)分布特点: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
(4)综合性工业中心:XX、XX、XX、XX。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文明的摇篮:
(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XX省和XX省的大部分,***的南部,XX省的东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如传统民居是窑洞;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等
2.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的来源: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其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被西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高原红”。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因此制约其种植业发展的因素是热量。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XX地区
(1)位置范围:位于XX省南部,是长江某某、黄XX区、澜沧江某某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2)补给水源: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XX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3)环境问题与保护。
①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湖泊、湿地面积缩小;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导致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生态问题突出。
②措施: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7_八下地理精讲精练(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7_八下地理精讲精练(1)由用户“atjx59123070”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