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设计与构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设计与构建
在我校,中学课后延时服务的主力是音体美老师
XX(XX市天马学校校长):我们是一所九年制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就学校开展情况来讲,小学好于某某,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住校。
小学延时服务工作推进基本上很XX,开展之初部分老师有些抵触,但后来老师们的积极都有所提高。小学有少数孩子没有参加延时服务,对没有参加延时服务的孩子,我们跟家长签订了协议,确保了孩子的人身安全以及回家后的安排。针对家长们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我们分别举行了家长会、家委会代表会做动员,把国家相关文件为家长们做了解读,阐明了延时服务的目的与意义。
我理解的课后延时服务,对老师而言是帮助家长监督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对学校来说要竭力打造培养学生潜能、兴趣特长的延伸平台。当前,学校有 20 多个社团项目,我们打算把这 20 多个社团与延时服务相结合,当然,这个过程还得靠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实践中就社团与课程进行融合设计。
有一个问题,参与延时服务的孩子作业是不是必须完成?回家后还有没有作业?不是每个孩子的作业都能在校全部完成的,必要的作业学生回家还得进行。对开展延时服务回家后的作业布置,我们也
做了研究:首先,回家后,学生还是有部分书面作业必须在家完成; 其次,周末时间,学生还需要完成活动性的作业,农村家庭的家长要带领孩子去图书馆、书店,或是种植基地以及春游等等。学校都做了明确安排与规定,做到有活动,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
在我们学校,开展延时服务较为棘手的是中学。学生住校,教师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后已经很累。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适当倾向于音体美老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当然,这个是我们农村学校就课后延时服务的尝试,也是基于一校一案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的,后期我们也将不断改进。
我认为,实施课后延时服务,一定要结合校情、家长需求,以及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与方向,做到这一点,做好延时服务应该不难。
理清“课后”时间界定的概念
张华(棕北中学XX区实验学校执行校长):课后延时服务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它可分成“课后”“延时”“服务”三个关键词解读, 小学段某某在“服务”的内容构建;中学段着力对“课后”“延时” 的概念理解与解读。按照国家教学大纲来讲,延时服务是属于正课以外的范畴。当前初中生的家长大部分没有“课后”时间界定的概念。如果把这个概念理清楚,这将易于形成家校共育的新局面。
对于课后延迟服务的内容构建,我有两种理解,其一是把它简单界定为服务,解决孩子们这一时间段内的在校托管与照看;其二是以课程建设的理念为指导,高起点推进。
目前,我的想法是,把延时服务采取托管服务与课程构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在课后延迟服务两个多小时中,拿出一部分时间保基础、保运转。相应的,另一部分时间要逐渐转化为课程构建时间。
另外,我想从中学的角度来谈谈课后延迟服务的积极意义。
首先是校本课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常态化开展校本课程, 很多时候,学校校本课程在全面普及性建设方面,缺少常态化的时间。很多常规做法是利用社团活动课时间来开展的。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除了学业辅导答疑,还可以系统化、常态化开展校本课程。
其次是研学课程。把研学前置课程用这个时间来开展,研学旅行和研学活动不能混为一谈。研学课程它绝对不是两三天或者一两周就可以完成的。既然是课程,它就一定有时间周期。在提升课程质量的情况下,它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在前往研学目的地之前完成。最后的外出实地考察,只是这个研学课程当中一个环节的教学需求。所以,我们需要利用这个时间把研学课程系统化,完成外出研学前置课程内容的学习。
再次是地方课程。每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这是课后服务必须且重要的组成内容。课后的教育、管理责任还要与家长一起承担, 应该把教育、管理责任实施任务分解。刚才张校长也提到让家长知道他的责任,这点我很赞成,只有明确责任家长才会有担当。但是光靠我们宣讲不够,必须在执行中要去落实。
课后服务时间,可以组织家长轮流到学校来,学校家委会承担起家长的培训、组织安排和管理,这是学校的义务和责任。家长要明确, 课后教育家长的教育管理责任,
最后,就是关于学校的课后服务课程设计,学校要做好总体课程设计,尤其是时间的统筹安排。让所有学生在参与的形式和方式上都得到充分的保证,不让学生顾此失彼。课程首先自然是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接着才是购买服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设计与构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设计与构建由用户“玄光基业”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