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3 《孟子》三章 教用书配套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23 《孟子》三章
第1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3.体会孟子的思想及社会意义。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
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某某,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战国时期的孟子早已论证了这一思想。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2.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掌握朗读节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听读课文,读出语句的停顿。
重点句停顿示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3.赛读课文(教师评点)。
目标导学三:疏通文意,积累字词
1.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对照注释,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交流释疑。
3.以“接龙”的形式,翻译文章,教师及时点评纠正。
4.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通假字】
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古某某:离开。今义:往、到 )
池非不深也(古某某:护城河。今义:水塘)
目标导学四:把握观点,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失道”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明确:天时——有利的自然条件,如风、雨、季节、气候等;地利——有利的物质条件,如城、池、兵革、米粟等;人和——众人拥有的士气、斗志,万众一心的精神状况,众志成城、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等;得道——得到仁义,施行仁政,施恩于民;失道——失掉仁义,倒行逆施,残暴统治。
3.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和?”
明确:做到“得道”二字,即人心向背,对战争有重要意义。
4.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
明确: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逐层深入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论证严密,条理清晰。即开篇就点明了中心论点,揭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关系,然后以“攻城”为例,先从攻方说明“天时不如地利”,然后从守方说明没有人心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不可能守住城池,即“地利不如人和”,这样层层垫高,最终强调了“人和”是三个条件中最关键的因素。进而从“域民”“固国”“威天下”类推到治国也需要“人和”。
目标导学五:扩展延伸
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了怎样的新内涵?
示例:成语有“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气致祥”、“和衷共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列举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举例论证)
(个别——一般)
归纳概括: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
(客观——主观)
2.个人因逆境而有所作为(正面论证)
国家因安乐而导致灭亡(反面论证)(对比论证)
(结论)
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可取之处
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再对中心论点进行概括,对论证思路进行分析等,最后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进行体验和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学习也不是很吃力。
不足之处
因为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所以在文言文翻译这个环节有所疏忽,讲解不够细致,不利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学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3 《孟子》三章 教用书配套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23 《孟子》三章 教用书配套教案由用户“崪”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