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全市公开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互动游戏,激发兴趣
1.猜谜语: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气球谜语:受到吹捧就自大,没人吹捧就疲塌,外表看来圆又壮,遇到打击就爆炸。你猜猜是什么?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气球,现在,你可以任意说出一个这些气球的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咱们就一起来试试。
2.师生进行猜气球颜色游戏。
师:你说几号?猜对了没有?猜对了没有掌声吗?其实,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秘密了。
二.动手实践,感知意义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课件展示例1的问题情景:(小朋友们请看)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到底是不是可以摆3盘呢?现在,老师请两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来摆一摆。一个摆盘子,一个摆草莓。)
2.指名摆一摆。小朋友们仔细看,摆了几盘?草莓摆完了吗?板书:摆3盘,正好摆完。)
3.质疑: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
4.质疑: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知道吗?
(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出现剩余的情况。
(1)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又可以怎样摆呢?
(2)(接下来,咱们就同桌合作,按照这样的要求来摆一摆,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摆得最快。)
(3)质疑: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两次摆的有什么不一样?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摆完了吗?板书:摆3盘,还剩1个。
2.列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像这样摆又可以怎样写除法算式呢?剩下的一个在除法算式中怎么表示?)
3.交流展示。(谁来试着说一说。)规范余数写法。
7÷2=3(盘)……1(个)3表示什么?1呢?
4.质疑:谁能结合这幅图完整的说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剩下的1个叫做余数。(课件出示完整的算式)
5.揭某某:像这样的除法就叫有余数的除法。并说说每个数的名称。
(1)读算式: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2)说各部分的名称。
(我们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你会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60页,完成做一做第1题圈一圈,填一填。)
6.随例练习。圈一圈,填一填。(先收起草莓和盘子再做.)
(1)17个☆,2个2个地圈。 (2)23个 ,3个3个地圈。
☆☆☆☆☆☆☆☆☆
☆☆☆☆☆☆☆☆
圈了( )组, 圈了( )组,
剩下( )个。 剩下( )个。
17÷2=□(组)……□(个) 23÷3=□(组)……□(个)
(过度:其实,有余数的除法里边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小朋友们请看……)
三.观察对比,发现规律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1)(这些小朋友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想一想:摆1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小棒?如果有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
(2)动手实践。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如果是9根、10根、11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环境: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运用信息技术安排了大量的课堂练习。并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及时在屏幕显示,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信息的接受量。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全市公开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全市公开课)由用户“fuqiang13842”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