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思维导图中图式理论关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思维导图中图式理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关系?
答:当前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两个概念的认识不是很统一,主要存在bai以下几种观点:
(一) 等同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相同的概念,“思维导图”是“概念图”的别称。黎教授认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称呼直接说明这是引导人们思维的图,把这种图示方法的意义挑明了,我认为这个说法也很好。”持这种观点的人群比较大,可见于众多网上讨论区、blog 以及一些交流会中。
(二) 不同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起源、应用和形式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是不同的概念,虽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仍然需要加以区分。如果不能清楚的认识到两者的差异,将很大程度上歪曲概念图以及思维导图的原意,影响其最大功能的发挥。
(三) 无需区分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不同的概念,有类似之处,也有区别所在。但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使用它们的时候,采用何种名称并不重要,因此不需要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虽然“概念图”来源于英文的“Concept Map”,“思维导图”来源于英文的“Mind Map”,但引入中国后,不妨都称之为“概念图”。
持这种观点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研究“概念图”,冠以“思维导图”的头衔;另一类是研究“思维导图”,冠以“概念图”头衔;三是将二者紧密结合,但却忽略二者差异。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联系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被广泛使用说明了它们巨大的潜在价值,被很多人混用也表明了它们的类似之处。
首先,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都是一种图示表示法。都是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形,从而帮助人们理清思路,促进理解,激发灵感。
其次,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短时记忆容量非常有限,仅为7±2 个组块。这样一来,人的信息加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概念图将概念和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命题网络,思维导图将概念分层,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知识的组块,在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增大了可供加工的信息量。
实际上,与“概念图”类似的概念远远不止“思维导图”一个,还有很多其他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与“概念图”(Novak)、“思维导图”(Buzan)相比,都有较大的相似度,但也都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区别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有着较大的不同,认清它们之间的不同更有利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取舍,从而让其更高效的为学习和工作服务。
(一) 历史渊源的不同
概念图是康某某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1]。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这也是奥苏贝尔整个学习理论体系的核心。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则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奥苏贝尔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两个条件,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这两个条件是:
(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已有的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是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因此,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观念。从安排教学内容这个角度来讲,要注意两个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ony Buzan)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
托尼·巴赞认为:传统的草拟和笔记方法有埋没关键词、不易记忆、浪费时间和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四大不利之处,而简洁、效率和积极的个人参与对成功的笔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草拟和笔记的办法成效越来越小的情况下,需要一种可以不断增多回报的办法,这种办法就是思维导图。尽管思维导图的初始目的只是为了改进笔记方法,它的作用和威力还是在日后的研究和应用中不断显现了出来,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家庭、教育和企业。
思维导图,从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我们能看到思维的广度,从一个分支的长度我们能看到思维的深度,离中心节点表示的内容包容度高,离中心节点远的包容度低,更趋向于具体。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思维导图中图式理论关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思维导图中图式理论关系由用户“zxblzxl”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