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经历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30-31页例1,例2,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以及35页1到4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和自然数,以及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的理解,有利于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数学,为后面继续学习约分、通分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整数和自然数的认识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因数和倍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分和约分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乘、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并知道它们的特点,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在找寻因数和倍数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理解倍数和因数,知道它们的特点,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用具】
每组12个小正方形,学习单,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在小学阶段,我们认识过哪些数呢?
预设: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引导: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自然数,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呢?
预设:0,1,2,3,4……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特定的角度来对自然数进行研究。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你能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吗?请看活动要求:①拼一拼,看一看:用所给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②写一写,说一说: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的摆法,并与同桌交流。
开始操作吧,看看有几种拼法。
预设1:每排摆4个,摆了3排,用乘法算式时4×3=12。(板书)
预设2:每排摆6个,摆了2排,用乘法算式时6×2=12。(板书)
预设3:每排摆12个,摆了1排,用乘法算式时12×1=12。(板书)
一共有几种摆法呢?(三种)
引导: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根据4×3=12,我们可以说 4和3都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 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我们一起读一遍。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因数和倍数)。
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呢?
(2)根据第二个算式,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吗?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预设:6和2是12的因数,12是6的倍数,也是2的倍数。
根据12×1=12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12和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也是1的倍数。(指出不是0的自然数)
提问:你还能再举出一些乘法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学生自由汇报交流。
追问:同学们咱们说了这么多的因数和倍数,你对因数和倍数有什么样的认识?
如果我们能否说12是倍数,4是因数,倍数和因数是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小结:倍数和因数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提到因数和倍数我们应该放在什么里面去理解?(在乘法算式中)当然也可以将乘法算式变形成除法算式进行理解。咱们研究因数和倍数,都是指的不是0的自然数。
(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是怎样找到12的因数的?
预设:用拼一拼的方法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看哪两个数相乘是12,它就是12的因数。所以12的因数有1,2,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设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预设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说一说。
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谈谈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
2.填一填。
练习五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说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以及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特点
3.圈一圈。
练习五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同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有什么特点?
四、回顾反思,本课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关于因数和倍数还有哪些知识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去研究。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由用户“你怡宝啊啊啊”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