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案例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计划》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姓名
性别
年龄
教龄
职务
职称
中学一级
任教年级
任教学科
地理
所在学校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起点自我分析
请选择本人所属信息化教学环境,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指南》,参考《信息化素养评价指标》,说明个人信息化教学应用与信息素养的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
本人所属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多媒体教室。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指南》,参考《信息化素养评价指标》,下面我将运用SWOT分析法说明自身信息化教学应用与信息素养情况。
优势(S):1、具有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能力(熟用喀秋莎、万彩动画、Focusky、来画教育、剪映等软件)。2、具有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的能力。3、具有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能力。4、具有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能力(思维导图)。4、具有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能力。5、具有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6、具有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能力。7、具有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能力。8、具有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能力。9、具有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能力。10、具有多技术融合教学方法与策略能力。11、具有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能力。12、具有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能力。13、具有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14、具有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能力。15、具有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能力。16、具有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有用性、时效性进行判断的意识;具有在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时理性看待信息活动和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意识;勇于面对与积极克服信息化教学的困难。17、了解信息安全和信息产权基础知识、信息应用现状;掌握常见信息化教学设备、办公软件、信息化教学系统、资源处理软件、学科专用软件的基本操作。18、能够获取并甄别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整合等; 能够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活动,并尝试开展创新教学实践;能够对学生表现、学习情况开展及时、有效、精准的评测分析;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方式,与他人(学生、家长、同事等)开展有效沟通。19、能够在信息活动中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不违反社会伦理道德;在信息活动中能够注意隐私信息保护、预防计算机病毒和注意数据备份。20、教师能够持续获取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教学理论、方法等教学知识;能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
劣势(W):1、缺乏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的能力。受到所属信息化教学环境影响,日常教学中主要还是以当堂测验与练习为主,对可支持测验与练习的信息技术了解甚少,只在疫情期间利用过钉钉软件进行测验与练习,但效果欠佳。2、缺乏数字教育资源有效管理的能力。所在科组利用百度网盘进行教学资源管理,但资源不能定期、定量上传,分类极不合理,管理凌乱。3、缺乏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的能力。对能给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信息技术了解较少。4、缺乏家校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日常进行家校合作的技术工具主要有微信、QQ、钉钉等聊天工具,但本人感觉缺乏时效性与深度。5、欠缺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研活动组织或参与能力。主要是将教研探索活动形成文字,撰写论文以及主持课题研究的能力较弱。6、缺乏基于数据分析的学情诊断能力。甚少基于数据分析对学生学情进行诊断,对数据可视化的统计分析技术了解较少。7、缺乏基于智能反馈的学情分析。主要受所属信息化教学环境影响。8、缺乏创造真实学习情境的能力。主要受所属信息化教学环境影响。9、缺乏应用或创建数据分析模型。对教学数据分析模型了解甚少。10、缺乏智慧教育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G5、B6、G7
预期成果
对照所选能力点,阐明预期的成果、各成果的名称、形式等。
应用能力点
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
G4
掌握1-2种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获取和分析的方法
学情诊断报告
G5
根据智慧教学环境中师生使用平台课程资源、功能模块使用数据等生成的智
能反馈
学情分析报告
B6
学会1-2种应用或创建数据分析模型
应用案例分析
G6
学会利用智慧教学设备开展教学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G7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开展基层教研工作
课题研究、教研论文
G8
学会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教学案例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案例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计划》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案例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计划由用户“qiaoninei”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