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沃尔玛的存货成本管理战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沃尔玛的存货成本管理战略:
在存货管理方面,沃尔玛选择了JIT(适时制)——即时制,也叫需求拉动式。在这种模式下,只有是在企业需要时才购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这就对生产和购买的时间把控要求很高,使库存商品达到最小化,最好是为零,从而减少仓储、物料处理等成本,是沃尔玛的存货管理的目标。所以,这种存货管理模式又被称为零存货管理。沃尔玛在成本管理方面做的很出色, 其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战略方法来实现成本最小化。
1、控制进货成本。
这在所有成本项目中占有最大比例。沃尔玛采用中央采购制统一进货, 买断进货并固定时间结算, 从生产企业直接进货。这样降低了成本并且增加了销售量, 实现了营销良性循环最大化。
2、控制物流成本。
以卫星通信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为基础的“持续补货系统”被沃尔玛大力开发使用, 这不仅减少了货物的存货量过多的情况, 也加快了资金周转 , 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优势互补。沃尔玛在信息系统建设上面的投资将近7亿美元, 它的扫描系统是在世界零售业最早使用的, 并且它不断改革创新, 使沃尔玛总部可以在半个小时内盘点所有分店的库存和销售情况, 及时了解销售情况, 使商场和厂家赢取最多的利润。
3、控制营销成本。
沃尔玛90%的商品均从生产厂商直接进货, 这样降低了进货成本并且将最大的利益给予客户, 形成了“天天低价”的销售方式。另外, 沃尔玛开创了自家品牌, 这令分销成本降至总销售额以下, 从而形成了较为有利的竞争优势。这些自家品牌的商品只有在沃尔玛才可以买到, 它们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且仍然保持低价销售原则, 形成了特有商品的垄断市场。
综合以上三点, 可以看出由于采购价格降低且拥自己的配送系统, 所以可以做到低成本为各店进行配送;由于低成本配送, 所以有了天天低价的销售方式和销售量的急剧增加;由于销售量增加, 使采购有了更多的资金回转, 毋庸置疑的便是低成本的采购量增加, 最终形成了低成本作业。
沃尔玛的财务战略分析
低价战略
沃尔玛从1945 年本顿维尔小镇的杂货店成长到1989 年1525 家门店的多业态零售霸主的因素众多,比较浅显的原因为低价策略占领差异化市场,供应链驱动高利润反哺扩张需求,包括:
1) 沃尔顿坚持扩张的理念。从成立之初便坚定推行通过快速展店占领市场提升规模以抗衡***的策略,盈利后立刻投资扩张。
2) 小镇开店,弱化直接竞争。初期的沃尔玛始终以“乡巴佬”形象示人,沃尔顿偏爱在中西部的小城、小镇开店,通过错位的方式聚焦不同客群逐渐提升规模。这也是沃尔玛发展较早所享受的行业红利,当前无论中、美的各个城市、乡镇均开有大量不同规模零售店,减弱竞争的思路很难复制。
但是,仅仅凭借扩张思维和选址策略是远远不够的。70、8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冲击行业,尤其是1982 年经济衰退导致大量零售企业亏损,而沃尔玛可以在两次危机中均保持35%以上的收入增速,1982 年并购Big-K 成为行业冲击下集中度提升的受益者,我们认为其核心竞争力源于:以低价策略为经营手段进行差异化竞争,提升聚客能力并占领中低端市场,保证大规模、高增速的收入;供应链能力降成本、经营能力降费用带动的净利润快速提升,较强的自身造血能力和运营能力***持续进行门店、信息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资本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图1 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低价占领差异化市场,低成本低费用促盈利对资本再支持
2、投资战略
沃尔玛一直围绕着其主营业务定位,在优化完善实体店铺布局、强化关键资源和能力获取、加强价值链管理等方面不断投入资金,其投资战略具有横向一体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放在最后总结)
从沃尔玛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目前已度过快速成长期,相对于1972年上市后的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和1991年启动国际化扩张后1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2%,2007~2016年间资产总额及负债总额年复合增长率已回落到2%左右,收入及利润增长整体也较为平稳,公司已处于发展的成熟期,因此,相应采取了稳健型财务战略:以***稳定的财务业绩和资产规模平稳为目的,资本来源于留存收益和债务融资,对于增加负债来实现规模扩张和资产增长保持谨慎态度,在稳健投资的基础上保持资本结构稳定;股价稳定,保持高的股利分配率,给予股东合理回报;良好的财务绩效主要***长期的细致管理及严格的成本控制。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沃尔玛的存货成本管理战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沃尔玛的存货成本管理战略由用户“exerciselcw”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