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 济南的冬天(名师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2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的感情。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1968年的一天,许多知名人士纷纷祝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因为他是日本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作家。可当时,有一位瑞典大使却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知道吗,这次得奖的本不应该是你,是一位中国作家,只可惜他已去世,而这个奖项只颁给健在的作家。”你知道这位中国作家是谁吗?(明确: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语言大师,他的文章用语质朴清新,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却饱含深情,独到洗练且韵味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济南的冬天》,去感受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板书课题和作者)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在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尽可能地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到文章的语言上来,为学习本课明确方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注释,了解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
2.自读课文,掌握字词
结合相关资料圈出疑难字和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3.细读课文,整体把握
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如何概括赞誉济南的?
(2)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3)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
预设(1)“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2)温某某。
(3)文中选取了山和水来描写济南的冬天。
4.研读课文,体味探究
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如何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某某”这一特点的?
预设 作者是通过三组对比突出的:北平(大风)与济南(无风声),伦敦(无日光)与济南(响晴),热带(日光毒辣)与济南(温某某)。
(2)作者围绕着这个特点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
预设 三组山景: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和城外的远山。两组水色:水上冒着热气和水中透着绿色。
(3)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小结:文章先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热带一一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天气“温某某”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绘水色绘了水上冒着热气和水中透着绿色,处处渗透着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在自读与速读过程中,学生先初步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整体认识,再在交流讨论中寻找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这种从粗泛到精准的过程符合学生感知新事物的认识规律。
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师:老舍先生于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大学***教中文。 1929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达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本文是他怀着对“故乡”的深情写成的。
1.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并说说其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自由朗读)
预设 第4、5、6段。景物及特点: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上冒着热气——温暖;水中透着绿色——澄清。情感:对济南的冬天一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色(第5段)。由大到小,从山到水,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自然这是就各大层次来说的。各大层次的内部,又同中有异,如第2段的由写景而兼及写人,第3段的由写雪而兼及写晴,第5段的由写水面而兼及写天空。笔法活脱,不失参差错落之致。
【疑难探究】
文章的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样写是否矛盾?
不矛盾。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为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方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文章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明了题旨,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 济南的冬天(名师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2 济南的冬天(名师教案)由用户“amingxunkewang”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