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第一单元 《声音》
1.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人为和自然(包括动物和环境):
人为:笑声、跑步声、拍手声、广播声、汽笛声、发动机声……
动物:虫鸣声、鸟叫声、兽吼声、翅膀煽动声、动物奔跑声……
自然环境:风声、雨声、水流声、雷某某、滚石声、落叶声……
2.声音的特征:时高某某、时而沉闷、时而清脆,有强有弱、看不见也摸不着、可以被听到、存在一定的规律……
3.拉伸、按压、揉搓或弯曲物体时,物体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拍打、敲击、拨动物体时,由于物体发生了振动,所以产生了声音。
4.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称为声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5.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6.观察鼓面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细沙或者小豆来感受鼓面的振动;观察音叉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水面来感受音叉的振动。
7.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高,数字表示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如音叉上标有“C512”,“C”表示音高,“512”表示音叉每秒钟可以振动512次)。
8.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它们把声音传播到其它地方。
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且传播声音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
10.声音无法在真空环境中传播。比如:①将放有闹钟的玻璃罩内的空气抽掉,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弱;②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表面,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11.人的耳朵可以听到声音。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从外到内,依次有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觉神经等结构。
12.耳朵的结构:
耳郭:收集空气中传来的声波;
外耳道:将收集的声波传入内耳;
鼓膜:声波会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成振动);
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
耳蜗:把声波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
听觉神经: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13.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产生时,人的耳朵利用耳郭收集声音,经外耳道传到中耳并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鼓膜振动的信息传递给耳蜗从而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再由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14.在做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材料有:气球皮、橡皮筋、塑料杯、细沙或纸屑、音叉。
15.听诊器的工作原理: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16.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用分贝(dB)作单位。
17.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8.钢尺伸出桌面一定长度后: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
19.日常生活中,我们把高低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高低不同,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用赫兹(Hz)作单位。
20.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速度越慢,声音越低。
2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后,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速度越慢,声音就越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钢尺振动速度越快,声音就越高。
22.在敲击长短不同的铁钉、粗细不同的管子、长短不同的管子时,如果选择敲击的铁钉越短、管子越细、管子越短,它们产生的振动就越快,所发出的声音也会越高。
23.敲击铝片琴时,铝片琴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铝片越长,振动就越慢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为了避免驱动轮打滑,需要增大驱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采用稍重的驱动轮,或换用带花纹的轮子。
49.气球动力小车
⑴增大小车动力的方法:采用大气球、大小合适的喷管(直径最好在0.5-1厘米之间);
⑵减小小车阻力的方法:用泡沫塑料或塑料瓶制作车身以减小车身质量;加润滑油或吸管、笔芯制作轴套使轮轴转动得更灵活。
50.小车不能走直线的原因:车轴不正、喷管放歪、橡皮筋缠绕位置太偏。
51.让小车走直线的方法:车轴调正、喷管居中正对后方、橡皮筋要从中间位置开始缠绕。
52.工程师不会将不成功的模型视为失败,而是将它看成一个有价值的学习机会,并能根据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做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由用户“音乐的幸福”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