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样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一、科学准确定位,优化教学设计
(一)根据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和纲领,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二)依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学目标是用特定的方式描述在教学之后,学生能做什么,或者学生具备哪些特征。可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以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某某;通过读图、分析资料等方式,培养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和局限性的客观分析,提高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进而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通过感知历史,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三)基于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和高效,是否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去判断和评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在设计教学时一定要进行科学的学情分析,要考虑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师生关系、班级学习氛围等因素,要依据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身心特点做好详备的整体筹划。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能力不够,而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因此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外,还可以补充相关影视资料、历史故事、图片地图等素材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合教学资源,重构知识体系
在设计教学时,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资源、思维习惯和能力等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处理和灵活编排,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整与利用,重构教学知识体系。
(一)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教材资源极其丰富,内容编写精炼、准确,对于洋务企业的描述已经比较全面,只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提取相关信息即可,比如洋务运动的内容部分采用填写表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
(二)补充拓展课外资源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资源和工具,为教学活动的进行提供一定的材料,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也不可能准备全部教学素材。所以,教师要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以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的身份,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拓展,补充相关的课外资料,如洋务运动的历史图片、奇闻轶事、研究资料、“塞防与海防之争”等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
(三)合理选用地方资源
历史教材关注的是整个中华的大历史,对地方史不可能面面俱到,选用地方史某某是对教材有益的补充。地方史某某源于当地,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有助于双边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地方史某某。本课从实际出发,立足洋务运动,选取了XX籍的代表人物薛福成的事迹,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洋务运动,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强烈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明确课文主线,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对历史某某的了解、对历史规律的认识,都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的。由于受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发现问题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体验过程中释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接近历史真实,理解“近代化”就是“向西方学习”的探索过程,在理解内涵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五)联系实际,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本课在讲述洋务派创办洋务企业的内容时,联系历史与现实,补充介绍了XX籍的洋务派代表人物薛福成的事迹和近几年我国工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另外,在讲述左宗棠收复某地的同时,可以补充台湾巡抚刘铭传的事迹,并联系目前台湾与大陆的关系问题;尤其要强调某地行省和台湾行省的建立对于巩固中央政权统治的重大作用,让学生懂得学习历史应具有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具有为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社会进步而学习的社会担当,培养“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教学设计样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教学设计样例由用户“twtyigeg”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