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一、“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
“语文主题学习”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以编写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的实验教材(即《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载体的语文学习体系。
“语文主题学习”立足于简简单单教语文。因为不论人教版、苏教版还是北师大版的教材,都按照单元编排,以某个主题为中心来构建课文单元。大体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是直接标示出单元主题,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的主题为“读书”。第二类是单元主题隐含在单元课文背后,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开头有一段编者导语,这段话相当于该单元主题的阐释与提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即是依据教材的单元主题编写。比如教材中有一篇关于“童年”主题的课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即围绕这个主题选择几十篇相关、相近、相似,甚至相对、相反的文章,且所选的每一篇文章后面都配有阅读提示。这些文章既要照顾到古今中外,还是注意到文言、白话的搭配,既要兼顾诗歌、小说、散文等问题,又要照顾到不同的年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课文的单元主题进行扩展和延伸,使主题更加丰富、多元,促进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即是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依托实施的课内大量阅读的教改实验。
二、“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
第一,语文是学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
为什么叫“主题学习”,而不叫主题教学?因为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所以教师不要讲得太多,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剩余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教师的指点下自由阅读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实现在一般的学校,靠一般的老师,在一般的生源条件下就能实施的语文教改方法。
第二,“语文主题学习”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
过去,有过很多语文教改实验,也有很多阅读资料和阅读系列的书籍,但大都强调课外阅读——课堂就是完成课本,把教材教得死去活来;如果要读书,就依靠课外。如果语文的教学靠课外,英语毫无疑问也要靠课外,数学同样也要靠课外,课外阅读的目标能完成吗?所以,不要再去更多地寄希望于课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未来不是上大学中文系,他们在课内就应该学好基本的语文,具备能够为未来的职业奠基的基本素养。对于80%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在课内就把语文学好。怎样学好?“语文主题学习”为学生配备了每册十几万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每个学期的课内阅读可以达到100万字,一个学年完全能够达到200万字。实践证明,一本十几万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两三个小时就可以读完。教师只需略加指点,只要学生读了,质量自然就有。不需要精雕细刻,不需要每一句都挖地三尺,横梁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的标准,就是一个学期的课内能不能把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让学生读完。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各国的调查数据也告诉我们:这个阅读量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时间完成。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64本,这不仅包括学生,还包括成年人。
第三,改变长期以来用理科学习的方式学习语文的现状。
每一个学科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却常常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表现最突出的是——用理科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众所周知,数学是举一反三,做了一个例题,就会了10个题目。这是学习理科的方式。但是学习语文的方式应该是反三归一,通过大量的阅读,最后有感悟,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像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书读多了,感受,慢慢就深刻了,积累就丰富了,认识就加深了。所以须改变靠讲一篇文章,就希望学生把好多文章都搞明白,语文素养就会大大提高的认识。须把讲和练的时间压下来,把课时划分给“语文主题学习”。所以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法。
第二种是“X+1”模式:先选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学完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自学必修教材中的谋篇文章,即“反三归一”。
第三种是“单元整体推进”模式:学生学完必修教材一单元的文章,再整体补充《语文主体学习丛书》中的多篇文章。
经过几年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实验,在广大实验师生的努力下,语文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师简单教,学生快乐地学,课堂教学变成了一个喜欢读书的教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的过程。教师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学生喜欢上了语文课堂,也越来越喜欢读书了。实验学校的教师、学生们正在创造着语文教学的奇迹,探索出一条简单易行的语文教改的新途径。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由用户“liutanqs”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