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我设计的合作学习模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我设计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是以异质建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构建合作互助的课堂学习小组,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互动合作的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共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形式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一言堂”模式的最大挑战。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致力于学习方式从传统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转变。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五个基本特征,这五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流于形式,学习的效率并不乐观。如何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呢? 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思考原则
“合作”与“交流”往往密不可分。但“合作”与“交流”都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前提,以独立思考为基础。合作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合作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合作才会有价值,才会有效率,学生才会真正在合作与交流中受益,才不会人云亦云。
二、合作契机原则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不能频繁地进行小组合作。因此,教师要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当学习结构相似的内容时,要放手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当学生感到独立思考出现障碍时,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很好的完成任务时,要组织学生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对知识进行归纳复习时,组织学生分小组自主归纳。这些是最能激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时机,也就是最佳的合作契机。
三、角色轮换原则
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避免合作小组中优秀学生经常主动扮演“主角”,学困生经常主动扮演“配角”的现象,就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让组内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如,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朗读、补充发言、评价等任务,就应该采取轮换制来分配。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小组成员感受到适当的压力,逐渐克服不健康的学习心理,使每一个成员都动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四、任务分解原则
对于一个问题,必须从几个方面或是分几个步骤才能完成,不宜交由全班讨论时,应该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交由不同的小组来完成。这样做,一方面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角度或抓手,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五、创设情境原则
情景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照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情景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搭建一个认知支架,促进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一个乐于向上“攀爬的支架”,并多布置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六、重视“说学”原则
说学就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互相展示学习内容、解题思路或自学成果。在这一环节中,要更重视“说”这一环节。因为通过“说”学到的比“听”学到的更多。如果学生能参与到对所学知识的讨论、绘图,特别是讲解等过程中,他们会把这些知识记得更牢固。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学一遍和自己讲一遍的效果绝对不一样。常常会听到教师说这样的一句话:“这道题都讲了多少遍了,有的学生还是不会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去破解困惑,即没有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错的地方,说出错的原因。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并且由于每个小组成员有不同的角色和责任,他们对小组成功都有自己各自的贡献。小组成员不仅意识到有责任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工作,而且对于小组结果也抱有一种责任感。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过程中是起作用的,而其他的小组成员对他自己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4.你为什么认为你设计的合作学习要比学生单某某?
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以教学过程的集体性为出发点,注重生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开展学生之间合作互动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学生与群体的共同发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我设计的合作学习模式》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我设计的合作学习模式由用户“dg123478958”分享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